一位瑞典媽媽這樣教孩子學理財:準備兩個撲滿,一個是「快樂存」、一個是「開心花」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我告訴他:「你可以整理自己不玩或穿不下的衣服鞋子,媽咪幫你上二手網站賣掉,得到的錢就算你賺的。或是你可以幫阿姨除草、照顧弟弟,這樣阿姨也會給你工資。」

我跟朋友互相約定,為了不讓孩子養成做家事拿酬勞的習慣,與其拿錢讓小孩做家事,不如我們互相提供工作機會給對方的小孩,讓孩子從小就學會以自己的能力賺錢。

搬家前,我們出清了一些家具跟用品,當中就有小比、綺綺的鞋子跟三輪車,我按照約定,把賣到的錢給了他們。

幫助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

從孩子四歲起,我就開始給他們零用錢。每個孩子都會有兩個撲滿,一個撲滿叫「開心花」,顧名思義就是存在這裡的錢,是可以開心地把它花掉的。另外一個撲滿叫「快樂存」,存在裡面的錢,是以後他們長大要用的教育基金。

我跟孩子們說:「這些錢要等到你們上大學後才能使用,為的就幫助你們習得一技之長,讓你們有能力打造快樂幸福的人生。」所以當他們拿到一星期的零用錢(20克朗)的時候,就要把一半的錢放到「開心花」,一半放到「快樂存」裡面。我期待他們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這樣的話,長大後開始工作領到薪水就會有把收入一半存起來的習慣,而不會當個月光族。

讓孩子自己結帳,分配自己的零用錢

瑞典人對孩子非常友善,而且不可思議地有耐心。我們常去的超市,除了有給大人辦的會員卡,還提供給3-10歲小孩專用的VIP卡。孩子們可以拿著這張卡,到櫃檯去換取每星期的贈品,有吃的,像是蘋果、葡萄乾、熱狗、冰棒;或是用的,像牙膏、鑰匙圈、髮圈、卡通DVD、黏土等。

櫃檯的服務人員通常都是面帶微笑,傾身到跟孩子視線水平的高度,詢問他們想換什麼。就算小比他們一開始很緊張,低著頭把話含在嘴裡,店員還是會耐心等待或詢問。幾次之後,小比不但能夠抬頭挺胸、有自信地跟櫃檯阿姨說出他想要的贈品,甚至也會幫妹妹說(或教妹妹說)。

看他們能獨自跟店員應對,然後開心地拿到自己的贈品,回來後問:「我是不是好棒?」的模樣,當媽媽的我真的感到好驕傲,一瞬間,發現他們似乎長大了。

現在只要在採購時孩子們要求幫我付帳,或是要花自己的零用錢時,我都會把結帳的工作交給他們,我相信孩子一旦建立起自尊及自信心,也能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孩子們再大一點,我會帶著他們學習記帳,讓他們更清楚自己的金錢流向,了解自己的花錢模式,進而調整消費方式。

理財觀念是日積月累、在生活中不斷的學習的,從小把理財的概念教給孩子,不但對孩子有助益,也間接幫了父母的大忙。對「金錢」有概念的孩子,通常不會做出太無理的要求,也比較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長大後,當他們擁有分配自己所得的權利時,才不會迷失在貪戀物質享受的深淵裡,更懂得掌控自己的生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