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安全標籤」被職場拒於門外?別讓你的天賦屈就於環境!我們本就該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拒於門外

前幾天,我的FB同溫層炸出一則新聞,有一個16歲就創業(而且還做得不錯)、就讀超級名校GPA又高達4.4以上的華裔高中生,竟然被加州16所大學拒絕了他的申請入學。

先說,我不了解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制,透過轉發該則新聞的友人的敘述,隱約可以感覺到加州學制對於亞裔不是那麼公平,但入學制度及種族問題不是本篇要討論的重點,我想聊聊的是,人生就是會有這種莫名其妙被「拒於門外」的時刻。

有創業經驗卻被拒於門外?

我自己就有親身經驗,我在25歲那一年,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在還不滿27歲時,我一口氣收購了2間與我性質類似的創業團隊,其中1個團隊的創辦人,是金融業戰功彪炳的大主管,團隊成員數是我公司正職員工的10倍。

2年後,我重回職場試圖找份工作,前前後後總共面試了10間以上的外商銀行及本土金控,結果統統被打槍,更別提那些履歷寄去後石沉大海的公司。

我甚至一度沮喪到去面試房仲,如果沒有後來的轉折,你各位很可能在台北是買賣房屋時會遇到一個中年發福的鬍渣大叔:「嗨!你好,看房嗎?我是XX房屋阿男」這一段轉折在我即將出版的新書有更詳細介紹,敬請期待囉)。

但真正讓我感到沮喪的,不是去面試房仲這件事(房仲薪水高過金融業多了),而是我在面試的過程中,最常聽到坐在我對面的主管冒出一句:

「唉,但可惜你沒有銀行經驗!」

我後來一直很困惑,所謂的「銀行經驗」到底是什麼?這項資歷有這麼重要嗎?有沒有銀行經驗,會重要到你們決定錄不錄取我這個人嗎?難道那些有所謂「銀行經驗」的人,就真的比我優秀嗎?

直到我最終進了某間外商銀行,甚至到我離開銀行進入私募基金後,我才終於搞懂,「銀行經驗」是怎麼一回事。坦白說,「銀行經驗」沒什麼了不起,但那是1個龐大組織要錄用基層員工的1個「安全標誌」。

安全標籤!

就像買牛奶時,瓶身貼著「產地直送」的貼紙;又像我們挑青菜時,外包裝貼著「有機栽種」的標籤;或者是挑孩子的衣物或玩具時,看到上面印著”Made in Taiwan”的字樣,所謂的「銀行經驗」,就跟上述的標誌,沒什麼不同。

有「銀行經驗」,可以讓大組織很安心「你這個產品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但坦白說,也就僅此而已,那與我身為人的本質,或是我作為組織裡一員的能力,以及我能否為公司帶來多大價值,其實沒有那麼高的相關性。

就像同樣是有機蔬菜,美味程度也可以差很多;即便不是產地直送的牛奶,也可以很健康好喝,但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多數時候習慣有標籤,也習慣給人貼標籤;因為有了標籤,容易下判斷,出錯機率也比較低。

所以我被拒於門外,不是因為我比較差,而只是我身上缺少那些標籤,坦白說,一直到領悟了這一切的那一刻,我才真正對當年的面試四處碰壁逐漸釋懷。

你想把你自己的生命,鑄造成怎樣的形狀

然後我離開了台灣,離開了所謂「體制內」的環境,繞了地球一大圈後,又回到體制內

「少年離鄉老大回」,此時的心境又大不同,見過更多不同文化,看過更多世界上不同的運作方式及社會習俗,我發現所謂的「標籤」,其實是很狹隘的一個概念。

因為這世界,鮮少有通用的標籤,在某個國家被視為美德的行為,幾千公里外的社會可能棄之如敝屣。

既然如此,又何必太過在意這社會想貼在我們腦門上的那些標籤呢?「工程師」、「房貸族」、「名校畢業」、「高齡產婦」、「高階經理人」…,這些外在標籤其實一點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想把你自己的生命,鑄造成怎樣的形狀。

聊回那些被「拒於門外」的時刻,每當這種時候,我們多半會覺得很挫折、很無力,很可能開始懷疑自己,又或是會產生埋怨外在環境的情緒,甚至放棄了本來的夢想但其實,我們也許只是需要更多的嘗試及等待,又用不同的姿態嘗試更多的可能,以及等待那個穿透標籤看見自己本質的機會來臨。

我們不用配合別人及社會的期望,我們本就該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本文獲「國際之男」授權轉載,原文:別讓你的天賦屈就成環境限定的形狀

延伸閱讀
「再過幾年就可以當上總裁,但它會耗盡我的力氣...」50歲後才明白:真正的寶藏在家人的感情裡
被蓋捷運影響路邊攤生意,這對夫妻白手起家轉型做房東...打開另一扇門,把危機變轉機!
房物價高漲,沒有富爸爸一生困苦?理財達人:白手起家很辛苦,但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