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前景不明,現金是王道?轉進「這1類」標的,進可攻、退可守!

商周財富網編輯室為讀者嚴選包括國際財經、全球股市、致富者成功心法以及與上班族生活理財的內容。
美股前景不明,現金是王道?轉進「這1類」標的,進可攻、退可守!
摘要

1.近期美股備受壓抑,巴菲特提早獲利了結,手握千億美元現金避險,引發市場對「現金為王」策略的討論。

2.歷史經驗顯示,市場悲觀時往往先跌後漲,過早退出可能錯失反彈行情。

3.建議投資人可採股債平衡配置,如平衡型基金,以降低風險並保留成長機會。

近期美股備受壓抑,被譽為「股神」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似乎預見了川普新政對股市的利空,早早將逾千億美元的股票獲利了結,以滿手現金躲過暴跌。倘若接下來美國經濟前景依舊混沌不明,投資人是否該向「股神」看齊,以現金為王?

退出股市轉持現金,必須承擔看錯的風險

專家表示,股市震盪、唯恐空頭將臨,賣出股票轉持現金,靜待股價修正後再逢低進場,可說是一步安全棋。然而,根據歷史經驗,市場瀰漫悲觀論調時,股市先是大跌,接著卻上演大漲戲碼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近1次的例子是美國2024年7月分失業率數據升高,觸發了「薩姆規則」(Sahm rule,詳見名詞解釋),當時衰退恐慌席捲華爾街,美股4大指數(道瓊工業指數、那斯達克指數、S&P 500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但在2週左右的時間內,美股又漲回原點,且下半年維持走升格局,投資人若是因一時的悲觀氣氛斷然出場,就會賣在低點,且錯失後續漲幅。


以股債配置應對不明前景,平衡型基金獲推薦

那麼,在股市多空不明之際,該怎麼操作?專家認為,可採取股債平衡配置,用較小的波動迎接不確定的未來,也就是持有股票和債券,如果股市續漲,投資報酬率將遠優於現金,若是股市真的出現修正,債券部位則能發揮避險功能,幫助投資人保住主要資產,等待股價下跌告一段落後再逢低買回,賺取波段行情。

由於直接投資債券須承擔單一發行機構違約的風險,且投資門檻較高、價格透明度較低,因此專家建議投資人可利用平衡型基金(含指數股票型基金,即ETF)來執行股債平衡配置。具體做法是:精挑1檔成立時間夠久、有長期績效可查詢的全球平衡型基金、美國平衡型基金或台灣平衡型基金(詳見表1),在股市震盪時買進,等到市場出現落底跡象,譬如利空新聞仍在,但價格不再劇烈下跌時,再分批將平衡型基金轉回股票,賺取較高報酬。


專家提醒,平衡型基金所搭配的債券務必是公債,才能在股票下跌的恐慌時期,利用公債價格的上漲來保護基金資產。

延伸閱讀
除權息之前,只能等領息?其實你還可以「賺價差」!圖解3組進出場時機
川普關稅讓股市「下刀雨」!億級投資人:持股降到5成以下、至少留2成現金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