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投資怎麼選?中小型科技股漲勢可期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人工智慧(AI)在2023年迎來爆發式的成長,也成為拉動全球股市的最強動力。而進入2024年,AI科技領域會有什麼新面貌?投資又該採取什麼新策略?Thematics資產管理公司創辦合夥人兼投資長卡曼達林(Karen Kharmandarian)認為,科技七巨頭在股市獨領風騷的局面可望打破,2024年中小型AI科技股表現將更值得期待,「變現力」將是2024挑選AI科技股的關鍵!

卡曼達林不僅是Thematics資產管理公司創辦合夥人兼投資長,同時也是法盛AI及機器人基金經理人,是已有超過30年經驗的投資老將,早在2007年涉足主題式投資領域,2015年創設瑞士百達機器人科技基金策略,是首位管理機器人主題基金的經理人,更在5年前就觀察到AI主題的發展潛力,因而創設此檔基金的投資策略。

提到AI投資狂潮,投資人一定會想起在2023年橫掃股市的科技七巨頭: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特斯拉(Tesla)、輝達(NVIDIA)、Meta及Alphabet。對多數科技基金來說,這7檔股票更可以說是標配,不能不配置。

但卡曼達林操盤的法盛AI及機器人基金,在科技七巨頭當中卻只配置了輝達與Alphabet2檔,在沒有其他五巨頭的狀況下,雖然近1年績效僅相當於組別平均,但近3個月展現了強勢的動能,上漲了18%,遠勝於基準指數的下跌9.67%,也超過同組別基金平均績效的7.8%。長期來看,近3年績效也維持同組別的前1/4,近5年的累積報酬率為134.88%,也位於前1/2(截至2024年1月18日)。

相較科技巨頭
中小型股更具表現空間

為何卡曼達林不重壓科技七巨頭?卡曼達林解釋,一來是部分科技七巨頭股票並不在此檔基金設定的投資範圍內,例如特斯拉,再者就他們的投資策略來看,他們更重視AI及機器人產品或服務對於該公司營收、獲利的貢獻,也就是說更聚焦在「高純度」AI以及機器人相關公司。例如微軟,他們就認為AI對公司整體獲利貢獻過小,並非他們理想的投資標的。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在2024年,科技七巨頭以外的中小型個股將更有表現空間。

AI趨勢持續噴發,卡曼達林在2024年看好中小型AI相關個股的原因主要有3個:

原因1》利率壓力降低

2022年∼2023年是超高速的升息環境,而這樣超高速的升息非常不利於中小型科技股。中小型股可說是全面受罰,因為投資人普遍認為總體環境會更加不穩定,認定這些中小型科技股需要更依賴外部資金來支撐營運,整體股價都會受到壓抑。

不過,卡曼達林指出,隨著利率觸頂,2024年有望降息,將有助於削減中小型科技股的成本壓力和負擔,提高未來的投資回報,並且也會降低損益兩平的平衡點,這都會吸引投資人在未來更加關注中小型科技股的發展(詳見圖1)。

原因2》AI應用持續擴增

在2023年由於總經環境的關係,市場熱度非常集中於巨型科技公司,但是隨著AI技術應用的擴增,卡曼達林指出,其實在愈來愈多不同類型的科技、系統和產業中都可以看到AI的運用。例如,卡曼達林就相當看好應用在資安、晶片設計自動化、醫療、辦公室自動化等領域的AI技術,因此許多中小型公司其實擁有相當具投資吸引力的AI技術利基,以及非常有前景的成長潛力,只是在先前受到市場忽視,他認為這樣的狀況可能會在2024年翻轉,比起股價已經大漲的科技巨頭,這類股票估值有機會大幅重估。

原因3》購併潮方興未艾

「2024可能是購併活動更加活躍的一年,」卡曼達林斷言,首先是因為大環境有利。從資產負債表看,許多巨型公司擁有充沛的現金,而且高漲的股價也是相當有利的購併因子,足以作為購併籌碼。另外一個角度觀察則是因為,許多中小型AI企業發展出了能夠滿足特定需求AI技術,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將會吸引更多大型企業提出購併,進行垂直領域的整合。

實際上,在2023年已經有不少購併活動引人注目,例如法盛AI及機器人基金的最大持股Splunk就是一個例子。Splunk是網路資安公司,發展出成熟的AI技術來因應網路資安風險,在2023年9月IT巨頭思科(Cisco)就宣布以280億美元購併Splunk,比收購前一日Splunk收盤價溢價超出30%,也成為貢獻法盛AI及機器人基金去年績效的一大來源(詳見圖2)。

雖然看好AI趨勢下中小型科技股的表現,但是卡曼達林也強調,經過2023年的AI狂潮之後,在2024年選股上更要重視AI相關公司的「變現力」。

具變現力的AI技術
才能轉換為企業獲利

卡曼達林認為,進入2024年,企業對AI技術的使用將會加速,採用曲線勢必會愈來愈陡峭。但並不是所有的AI技術或是服務都能讓企業願意立刻付高價買單,AI技術或服務必須要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或真正提高生產力的,才能讓企業願意付出溢價,也才能轉換成AI相關公司的獲利與成長。

卡曼達林觀察,現在在AI領域的競爭上,「變現力」的差異巨大。有些公司已經可以見到變現力反映在財報數據上,具有明顯的營收獲利成長,例如企業管理服務公司ServiceNow,自從將AI技術融入它們所提供的服務之後,合約總額相較先前就可以成長超過30%,AI的加值效果明顯。

又例如,電子設計自動化(EDA)企業也是卡曼達林非常看好的AI概念股。這類企業利用電腦軟體技術協助將複雜的半導體晶片設計過程自動化,大幅縮減設計時間。而在大量導入AI技術之後,這些EDA企業的合約漲價幅度甚至可以超過50%。這類具備超強變現力的AI企業,才是卡曼達林配置的首選。

整體來說,卡曼達林認為,就全球來看,AI的滲透率仍極低,無論是在什麼領域發展都處於非常早期階段,未來10年相關商機與成長機會將非常驚人。但卡曼達林也提醒投資人一定要注意是否買貴了,畢竟就算掌握了一個絕佳的投資趨勢主題或企業,若是股價太貴,則就投資的角度來說,最後可能還是會虧損而歸,要充分了解企業成長力、注意估值,不要被狂潮沖昏了頭。

延伸閱讀
10年追蹤!基金獎台股得主,過去這10年報酬率到底好不好?
股市頻走高、台股基金現在可以買嗎?無懼市場多空!9檔績效領先大盤的台股基金出列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