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後段班,不是草莓族、也絕非靠爸族。目前在《Smart智富》月刊擔任記者,不只因為工作需要,而是本身熱愛理財,所以積極學習任何能賺錢的相關知識。工作5年時,還了20萬元的學貸、去了9個國家,還累積150萬元的資產,被同事戲稱「小猶太」,希望能幫助讀者一起賺大錢!出國玩!
著作:《佑佑努力記 3年從零存款到百萬》
粉絲專頁:林帝佑 X Smart理財佑佑班
摘要
槓桿型ETF是否適合長期持有,關鍵在於市場趨勢。若如台股、美股般長期多頭,正2產品如00631L、00647L能藉由複利與轉倉優勢帶來高報酬;但在牛短熊長如陸股或美債市場,槓桿反而變成虧損放大器。投資人應該評估市場趨勢與自身的抗震力,才能靈活調整策略。
槓桿型ETF不能存?這句話,我認為一半對、一半錯。以元大台灣50正2(00631L)為例,過去十多年累積報酬高達1091%,是原型ETF──元大台灣50(0050)的3倍以上。美股的槓桿型ETF也有類似表現。不過,不是每個市場都能這樣操作,關鍵在於「趨勢」。
台股、美股適合存正2?趨勢向上、轉倉吃價差有優勢
先從台股看起,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在2014年10月31日掛牌,從那天起算,截至2025年7月28日,考慮含息狀況,元大台灣50(0050)累積報酬約為337%,而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則高達約1091%,遠遠不只2倍(詳見圖1)。
美股也是類似情況。以元大S&P500(00646)與元大S&P500正2(00647L)為例,自2015年12月以來,截至2025年7月28日,前者累積報酬為202%,後者則達427%(詳見圖2)。
台股、美股都屬於長期向上、牛長熊短的市場,因此在槓桿型ETF的「複利效果」加乘下,做多2倍的商品往往能帶來超乎預期的成績單。
何謂複利效果呢?讓佑佑白話解釋。槓桿型ETF的目標是「原型ETF的單日報酬2倍」,而不是「一段期間的報酬2倍」。舉例來說,假設元大台灣50(0050)今天漲2%,元大台灣50正2(00631L)的目標就是當天漲4%,而不是「這星期原型總共漲5%,所以正2要漲10%」。
在這種追蹤方式下,只要市場連續上漲或維持長期多頭走勢,槓桿型ETF就會受益,因為複利效果會放大報酬。
而台股相關的槓桿型ETF表現超前,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每個月轉倉時,往往能吃到隱含的轉倉點數。槓桿型ETF是透過台股期貨來達成追蹤目標,而長期來看,台股期貨多處於逆價差狀態,也就是遠月合約的價格通常低於近月合約。
對經理人來說,做多轉倉時,等於是賣出價格較高的近月合約、再買進較便宜的遠月合約,這中間的價差就是轉倉利益。在除權息旺季時,前後兩個月份的期貨合約甚至可能出現數百點的逆價差,因為市場會預先反映除權息造成的點數蒸發。
牛短熊長的市場不適合!槓桿型ETF必留意波動
不過,槓桿型ETF能不能存,不能一概而論。台股、美股因長期趨勢向上,表現特別亮眼,但其他市場並不一定。佑佑整理陸股、美債相關ETF的表現,當作反面教材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