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黃金詐騙案》詐騙3階段「養套殺」是什麼?如何辨識投資詐騙、怎麼預防?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摘要

最近豐原王家5口受到「信用卡刷購黃金豆詐騙」,導致全家尋短的事件,引起全國震撼。其犯罪手法是一套經過精心設計、分階段實施的典型「養套殺」金融詐騙劇本。本文歸納分析本案投資詐騙的3階段手法,最後並提出一般人如何避免受騙的具體做法。

最近豐原王家5口受到「信用卡刷購黃金豆詐騙」,導致全家尋短的事件,引起全國震撼。其實,此案並不是獨立的個案,其犯罪手法,是一套經過精心設計、分階段實施的典型「養套殺」金融詐騙劇本。

以下歸納分析本案投資詐騙的3階段手法,最後並提出一般人如何避免受騙的具體做法。

金融詐騙的傳統3階段手法

第1階段》養:誘餌與信任的培養

此階段的目標是降低受害者的戒心,使其自願進入圈套。詐騙集團運用了2個關鍵元素:看似無害的利益與可信賴的人際關係。

1.誘餌的設計:低風險、微利潤的假象
詐騙計畫的核心誘餌是「信用卡刷購黃金」。其模式被包裝得極為簡單且具吸引力——受害者只需提供信用卡額度刷卡購買黃金(如金豆),詐騙方會負責繳納卡費,而受害者每筆交易可賺取新台幣3,000元的回扣。

​這個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它並未承諾不切實際的暴利,而是提供一筆看似穩賺不賠的「零用錢」,大幅降低了受害者的心理防衛。對於一個正常家庭而言,這更像是一種賺外快的方式,而非高風險的投資。

2.信任的媒介:利用熟人關係
詐騙的切入點並非陌生人,而是王家大女兒熟識的人,這是典型的「親友詐騙」手法的應用。透過熟人作為中介,詐騙集團成功地繞過了陌生人之間天然存在的不信任感。

熟人的背書,讓整個計畫的可信度在受害者心中大幅提升。王家人在遺書中留下的「後悔太過信任」這句話,沉痛地印證了這份被濫用的信任是整個悲劇的起點 。

3.初期強化的回饋
為了鞏固這份信任並鼓勵受害者投入更多,詐騙集團在初期階段確實履行了他們的承諾。另一名受害者的證詞也證實了這一點,她表示起初都有準時收到佣金,詐騙方也會代繳卡費,這一切都營造出一個合法、可靠且有利可圖的假象 。

這個「養肥」的過程至關重要,它不僅讓受害者嚐到甜頭,更使其在心理上對此模式產生依賴與慣性,為下一階段的「套牢」埋下伏筆。

第2階段》套:債務的製造與套牢

當信任建立後,詐騙集團便開始實施其核心的詐術,其目標是將受害者從一個「賺佣金的參與者」轉變為一個「背負巨額債務的還款人」。

1.核心機制:滾動式債務循環
此階段的關鍵操作是,詐騙集團在代繳一期卡費後,會以各種理由「扣住下一期帳單」的款項 。這意味著,信用卡的帳單雖然由詐騙方承諾支付,但法律上的債務人依然是王家人。

一旦詐騙方停止付款,王家人就必須自己面對銀行催繳,否則將面臨信用破產的風險。為了避免這個後果,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聽從詐騙方的指示,繼續刷更大額的卡債,用以填補前一期的窟窿。

正如王家人向議員謝志忠陳述的,這個模式創造了一個無法逃脫的惡性循環。雖然他們每次能賺取微薄的3,000元佣金,但身上卻永遠背負著一筆由詐騙方控制、且不斷膨脹的信用卡債務。

這個壓力最終迫使整個家庭都捲入其中,動用所有成員的信用卡額度來維持這個危險的平衡。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