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億萬富翁,光培養累積資產的能力還不夠!日本資產理財顧問教你5原則,破解投資詐騙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詐騙犯和小偷是「億萬富翁」的天敵。要成為「億萬富翁」,不僅需要培養建構資產的能力,還要具備辨別詐騙的能力。請善用以下的5大原則,揭穿詐騙的假象。

原則①投資手法是否單純?

有次,從事醫療業的R小姐向我求教。她二十多歲,朋友推薦她一個投資英國銀行的機會,每月可享有2%的利息。

我問她:「具體的投資內容是什麼?」

她回答:「好像是私人銀行的特殊金融商品⋯⋯」

投資內容冗長複雜,我完全聽不懂。最後,R小姐也無法解釋清楚,顯然不理解投資內容。我當然就勸她不要輕易出手。

類似的投資話題不勝枚舉。那些你聽多少遍都無法理解的投資話術,比如用AI投資之類的,十之八九都是詐騙。

回想之前提到的「實體投資」,好的投資要低買高賣,並事先決定好脫手方法。這種投資方法簡單易懂,人人都能理解。那些富可敵國的資產家,他們使用的投資方法都相當單純。

原則②投資金額是否過小?

有趣的是,詐騙犯通常不敢一次詐騙上億元。因為詐騙金額超過1億元,被追討的風險就會升高許多。他們詐騙的金額,通常都是被害人不會想聲張的數目。

比方說,坊間有些投資機會,號稱只要有10萬元就能投資,「1個月就有機會漲到300萬元,當然也有賠掉的可能。」

這類投資,你身邊真的有人賺到錢嗎?大概沒有吧!即使受騙,因為金額不大,被害人往往只當作花錢學教訓,不敢聲張。

假投資的詐騙金額,通常不超過1,000萬元。

真正難分辨真偽的,是那種投資額度好幾千萬元的情況。假設你被騙了1億元,還有辦法假裝沒事嗎?絕對不可能,對吧?當然,有些知名人士可能為避免醜聞而選擇沉默。身為普通人,要特別警惕那些「小額」投資。

原則③年利率有沒有超過20%?

我曾聽過一個印象深刻的詐欺案例:「我們有一套自動外匯交易系統,每月至少有5%的利潤,而且投資手法非常穩健,基本上沒有賠本風險。」

如果有朋友告訴你這種投資機會,請立刻跟他絕交。因為每月5%的獲利是不可思議的數字。即使不計複利,5%乘以12個月,年利率就達60%。若計算複利,年利率更高達79.6%。而且這還只是保底利益。

請試著思考一下。全球知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投資的年利率最高也不超過20%。現在有人聲稱比巴菲特更厲害,你敢相信嗎?

如果真有這麼棒的投資機會,他們何必告訴你?

「1個月就能賺到你1年都賺不到的利潤」是詐騙犯慣用的話術。雖然可能有特殊例外,但投資新手聽到這種超高獲利的機會,最好視為詐騙,避之唯恐不及。

原則④有沒有可能是龐氏騙局?

絕大多數的詐騙都是採用「龐氏騙局」的手法。近年來有不少知名藝人受騙上當,媒體也大幅報導。這是查爾斯.龐茲構思的詐騙手法,簡單說,就是類似以債養債的概念。

例如,有人投資100萬元,每月可獲2萬元分潤。被害者誤以為每月有獲利,便不疑有他,還介紹他人投資。新的被害人加入,集資金額越來越大。最終,當集資金額達到一定程度,操盤手就人間蒸發,捲走所有錢。投資人的100萬元血本無歸,只能自認倒楣。

龐氏騙局最大的特徵,就是資金幾乎沒有實際的操作運用。

由於沒有實際操作,理論上就不可能有獲利。如果找不到新的受害者加入,沒有新的資金來源,騙局很快就會破產。因此,如果你要求退出並拿回錢,對方卻遲遲不還,你很可能就是遇到了龐氏騙局。

反之,那種操作金額達到上億元的投資,如果你要求退出並立即把錢拿回來,而對方立刻退還,那也相當可疑。因為真正操作龐大金額的投資,如果要撤資,至少也得經過一些手續時間才拿得回來。

原則⑤跟操盤手能否頻繁取得聯繫?

各位想像一下,被自己信賴的人欺騙是什麼感覺?如果那還是你心愛的戀人。

你一定會心懷怨恨吧?同樣的道理,詐騙犯也想避免成為別人怨恨的目標。

因此,他們盡量不跟投資人見面。你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也就無從發洩恨意了。倘若你連操盤手的長相、身分都不清楚,那也許整個投資就是一場騙局。請重新審視一下你的投資吧!

延伸閱讀
想成為億萬富翁,光靠儲蓄還不夠!日本資產理財顧問分享,成為有錢人的2關鍵
5方法,預防長輩被詐騙!去銀行做好「這1件事」最有效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