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雖然我們至今已經充分理解了分析產業和企業的重要性,但如果時間不夠,或是很難根據個人偏好建立投資組合,ETF是很好的替代方案。在選擇ETF時,仍然可以使用分析公司的邏輯。
ETF也是一種資產,種類五花八門,在選擇ETF時,仍要像挑選個股一樣慎重。然而,大部分散戶不會綜合研究ETF的投資哲學、組合內容、經理人、持股名單細節、費用、基金規模等,和其他ETF做比較之後再決定購買,通常都只是聽了熟人介紹或金融公司的建議後,沒有慎重考慮就買進。
在這個章節,我會比較分析兩個美國生技ETF,來說明選擇生技ETF的方法。比起ETF本身,我更希望你能將焦點放在分析ETF時應該重視的要素上,並在自己選股時照樣操作。
方舟投資ARKG和未來資產證券GNOM
最具代表性的生技ETF,包括ARKG(ARK生物基因科技革新主動型ETF)和GNOM(Global X基因體學與生物技術ETF)。ARKG的發行公司是方舟投資,由女股神凱薩琳.伍德(Catherine Wood)創立,以投資第四次產業革命相關成長股的獨角獸聞名。
首先,來看一下費用。ARKG每年管理費用是0.75%,如果是長期投資人,一定要與其他ETF比較,考慮是否合理或太過負擔。
接下來,來看一下資產管理規模、交易量和資產規模。如果上述三項過大,就無法有彈性的更換投資組合,而且標的數量必然會增加;從這個角度來看,ARKG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70億美元,因此有人擔心管理上是否有點遲鈍。
ARKG於2014年10月31日上市,已經經營了近9年,看到這點,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其管理框架已經固定,但實際上,在2018年至2020年間資產急劇增加,因此現在起才要考驗經理人管理超大型ETF的能力,還要顧及報酬率。
如果沒有管理超過1兆韓元大規模基金,很難理解資產大幅增加而產生的管理困難,也就是規模效應(size effect,公司股價報酬率與其公司規模大小呈負相關,市值較低的股票平均表現較優)。
成為大型基金後,基金的購買標的「持股名單」(buying list)改變有限;更換標的時金額很大,買賣成本可能會比想像中還大。因此,經理人的判斷變得非常重要,ARKG能否克服規模效應,往後也創造出好的報酬率,還有待觀察。
ARKG的資產管理風格是成長型,屬於主動型基金,可以想成是以類似私募基金的方式來運用資金。以主動型基金來說,基金經理人非常重要。ARKG的基金經理人是伍德,只要不更換,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要是因為某種原因而更換經理人,管理風格或投資項目的風格就很有可能改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GNOM。其發行者是韓國家喻戶曉的未來資產證券。此證券公司專攻ETF,在韓國金融投資中最先展開全球策略,如今在美國市場搶占尖端生技ETF,我作為曾在未來資產證券工作的過來人,感觸良多。
每年管理費用為0.5%,比ARKG更有競爭力,但這並不是選股時的關鍵要素。資產管理規模為2.65億美元,我認為這個規模很好,能夠快速反應,還能確保報酬率。GNOM的成立日期為2019年4月5日,目前還無法視為已經確立經營體制,因此,需要關注是否能按照最初提出的策略來運用資金。
雖然管理風格和ARKG一樣是成長型,但因為有追蹤指數Solactive Genomics Index,預估變動可能性相對較小。
接著,我們來仔細了解一下這兩支ETF的策略。ARKG是主動型基金,策略是挑選最好的股票長期打敗大盤,在基因編輯、基因治療、分子診斷、幹細胞領域,都挑選具有技術、引領科學創新的企業,然後集中投資。
由於沒有追蹤指數,而是以由上而下的投資方式管理,因此基金經紀人的能力更為重要。對於想要克服短期變動或衝擊、追求長期報酬的散戶而言,這是他們會有興趣的ETF。
另一方面,GNOM的策略是將專門研究基因的生技公司納入組合中,包含基因編輯、基因定序、基因療法開發、基因診斷、生物技術等領域。GNOM每年都會考慮指數,重新調整市價總額兩次,再平衡(rebalancing)投資組合。簡單來說,就是定期調整投資組合來搭配追蹤指數。
接下來,我們來比較持有股份規模、標的數量及比重。ARKG擁有44個標的,前10名占整體51%,而GNOM 擁有的標的為41個,前10名占整體54%;ARKG的標的之所以更多,是因為管理資金規模龐大,如果減少數目,會對報酬率產生負面影響。
從持股公司的規模來看,ARKG裡的小型和超小型公司比重較高,而GNOM的特點是大型公司占得多。基本上,企業規模越小,股價變動的可能性就越高。
ARKG前3名標的占整體25%,排名第3的是一間遠距醫療平臺公司,感覺背離了基因這個主題;至於第1名和第2名的公司,則和癌症診斷解決方案和反義寡核苷酸相關。隨著市場縮減,數量也隨之減少,更高度集中在核心項目上;而基因與細胞療法的生技公司約占30%。
至於GNOM,前3名標的占整體20%,略低於ARKG。前3名公司的特點都是基因療法,此外也包括診斷和分析相關技術。在整體投資組合中,前15名占整體70%,其中基因與細胞療法開發公司占44%。
ARKG從2018年開始在3年間展現爆發性成果,但大部分都因2021年金融環境變化而縮減。2018年後,ARKG適時在投資組合中放入生技產業創新公司,進而成長為超大型ETF,但是現在要面臨物價暴漲的考驗,他們會如何運用資金並創造報酬,備受大眾關注。
相反的,GNOM只成立了4年,討論報酬率似乎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從長遠來看,這兩支ETF 有著相同的投資哲學,就是在經過嚴格挑選後,只投資在生技產業中最創新的公司。往後誰更能謹守投資哲學並調整流程,將決定長期成果。
美國健康護照ETF:XLV和IDNA
除了了解ARKG和GNOM之外,我還想介紹值得關注的美國健康照護ETF——XLV(SPDR健康照護類股ETF)和IDNA(iShares基因體學免疫學與醫療保健ETF)。
XLV投資在健康照護和生技領域穩定且持續獲利的企業,其優點是管理費低廉和交易量大;對於偏好低風險、想要投資美國健康照護標的的散戶來說,XLV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
其項目主要是大型製藥廠,不只追求穩定,持股名單在各方面也具有影響力,不太可能錯過成長機會。
至於IDNA也是集中投資美國健康照護和生技領域的ETF,各類型比例上限是4%,每年會重新調整兩次來規避風險。由於是以量化分析為基礎,所以適合不追求高收益,以持續穩定獲利為目標的投資人。不過,雖然是量化分析,但管理費為0.47%,偏昂貴。
目前為止,我們說明了選擇ETF時需要確認的重點。所有ETF的結構都是如此,希望你能利用本書學習的方法,比較分析各種ETF,選出符合自己理想條件的商品,來獲得你心中最理想的報酬率。
臺灣的生技ETF
臺灣也有生技指數,發布於2017年7月17日,全名為「臺灣指數公司臺灣上市上櫃生技醫療股價指數」。以市值排序,考量自由流通量與流動性等條件,選出上市上櫃生技醫療產業具市值代表性之股票,並以流通市值加權計算之股價指數,用以表彰臺灣上市上櫃生技醫療股票市場產業之績效。
此外,除了前文講到的方舟及韓國ETF之外,台股也有生技ETF可以購買,請見圖表6-7。
延伸閱讀
生技股臨床二期成功,股價為什麼不漲反跌?教你正確判讀療效指標
這家生技股他從64元抱到194元,5年賺3倍!投資是等待好公司重返榮耀的過程
書籍簡介_投資生技股第一本書
作者:李海鎭(Albioking)
譯者:葛瑞絲
出版社:大是文化
作者簡介_李海鎭(Albioking)
1995年,以三星公開招聘海外碩士第一期的身分,進入韓國金融人才發源地「三星生命資產運用本部」。
他負責分析化學、電機、金融產業並管理股票。此後,在新村金庫中央會擔任投資經理人,經營成效獲得大眾認可。
曾在未來資產管理公司、韓華資產管理公司、Yurie資產管理公司擔任股票管理本部長,還擔任管理公共基金的「公務員年金管理公團」股票管理室長。
自2018年起,對生技產業產生濃厚興趣,開始閱讀專業書籍。2021年成立Immple Bio Research公司,目前與US Alliance公司一起經營名為「Albioking李海鎮」專業生技YouTube頻道。
譯者簡介_葛瑞絲
畢業於中央大學,相信文字的力量,夢想是讓世界變得更好。現職為筆譯自由工作者。
譯有:《半導體,下一個劇本》、《億萬富翁在旅途中教會我的事》(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IG:sooograce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