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這兩家公司都有以現金股利回饋投資人,每年都有維持股利成長,算是相當不容易:
飲食喜好本來就因人而異,這些速食業者也有各自的擁戴者,更健康完善的飲食,通常也就意味著更昂貴且不方便(可能也不太好吃),速食業的製程簡單又能大量規模化,這些優勢讓速食相當便捷、成為高利潤產業,尤其麥當勞和肯德基的財報數據更是S&P500中相當優質的企業,或許可以做為長期投資的考量。什麼時候買進呢?遇到食安危機可以試著找進場點!
[快速結論]
速食業在M型社會的演變中,極可能會是得利者之一,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持續購買有機高價蔬果,而健康有機料理往往價格偏高,少子化的社會要像傳統家庭那樣天天一家人煮飯,也有一定的難度。麥當勞與Chipotle的品牌價值與股價呈現,就看讀者埋不埋單了。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