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府9月18日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草案,以「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保障3年租期」及「強化租賃雙方權益保障」為3大調整方向。房產專家認為,實施房租管制,至少會帶來2個負面效果。
政府9月18日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草案,以「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保障三年租期」及「強化租賃雙方權益保障」為3大調整方向。
翻出了大學時代的經濟學講義,沒想到事隔多年,居然還能在真實世界看到,個體經濟學的考題:房租管制,會有在台灣實現的一天。
圖1:房租管制
實施房租管制,至少會有2個負面效果
1.租賃供給減少
用很簡單的大一經濟學供需曲線就可以分析出來,當你限制了租金,房東就是寧願放著生蚊子,也不願意便宜租給別人。最終結果就是導致租賃供給減少。
台灣老屋持有成本低,很多人原本沒有想當房東,只是想說家裡多餘房子空著,又能減稅,那就租出去。
但未來租賃專法通過後,房東租金漲幅被限制,更慘的是,租約綁3年,完全失去彈性,麻煩的要死。
原本空屋擺著沒事還好,現在當房東租金被限制,賺不到錢,遇到欠租或是品德有問題的爛房客更慘。
房子拿來出租,完全是綁死自己、自找麻煩。老子不租最大,白癡才當房東。
2.租金提前上漲
那些以收租為業,未來將持續出租的職業房東,也已經準備在租賃專法生效之前,先漲一波租金。以免未來漲租受到限制。
所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經濟學教授阿薩爾.林德貝克(Assar Lindbeck)有句名言:「就許多案例來看,要摧毀一座城市,除了轟炸外,目前已知最有效的手段,似乎就是租金管制了」。
租賃供給減少,租金提前上漲,這樣的租賃專法修法成效,真的是政府希望達成的結果嗎?
勿讓政策美意,再次造成房市負面影響
限制租金漲幅立意良好,大家都知道。但如同新青安,當初也是希望幫助自住族群,但後來卻遭到投資客濫用一樣。
好的政策想法,不一定有好結果。
政策思慮不周,就是必然導致負面影響。硬要通過,後來免不了又要擦屁股,為自己錯誤負責。
政府相關部門,當然懷抱保障租客權益的崇高理想,才會推動租賃專法修法。但也請考慮經濟現實,對於修法內容審慎評估。
否則,若租賃專法修法上路後,當真帶來負面影響,也請準備承擔起政治責任,為錯誤政策完全負責。
本文獲「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高房價時代想晉升「有殼族」,房子該怎麼挑?掌握3大篩選關鍵,買房不後悔
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蒂固,買房是最好的投資?專家點破:「這類房子」買不如租
小檔案_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
房地產部落客-阿宅地產顧問。20年房地產與金融投資工作經驗,曾任職於銀行、壽險公司、AMC不良資產管理、估價師事務所等。政大地政及企管雙碩士,具國考不動產經紀人、CSIA證券投資分析人員等多張證照。希望結合房產投資、估價、財務等專業,為客戶解決一生的房產大小事。
FB粉絲專頁: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
著作:《給首購族的聰明買房術:掌握「不買貴、安心住、賺增值」的關鍵,為你建立全方位的購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