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爸爸好像被騙了」父母遇詐騙180萬元...白衣天使:預防長輩被詐騙有4個解法

國中時對於數理不靈光,選填志願時以不再接受數字折磨而選擇護理就讀。興趣閱讀、研究新時代資訊。畢業後偶然意識到理財對於人生的重要性,並積極尋求相關知識。現為彰化醫院 中區MDR關懷護理師。

個人官方部落格:karu0928.pixnet.net/blog
臉書粉絲專頁:白衣天使理財經靈氣醫療新視界 - Reiki&Karu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怎麼辦?我爸好像被騙了!」

才接電話,就聽到朋友慌亂又緊繃的語氣,應該是在大馬路上,聲音不是很清晰。

「不要急,慢慢說,我在聽。」我先安撫她。

朋友深吸氣後,迅速恢復冷靜腦袋。

「對!我要先冷靜才能處理事情。」

不虧是加護病房的護理師,收拾情緒之快,還沒等到我說話,就聽到她接著說:「我先跟我爸去報案,回頭再跟你講。」

「好的,你辛苦了!」

掛完電話後,心底暗暗嘆了一口氣,詐騙真可惡!

到了下午,才接到朋友的來電。

「處理完了嗎?」我問。

「我們就先報案拿三聯單,這次受害的不只我爸一個,他們會組自救會,聘請律師來提告,後續就是跟他耗了。」

「那可以說說是怎麼了嗎?」

「最近我爸退休了,有時間四處去找朋友串門子,常常組團包車出去玩,他聽說有一個同事將退休金放在可以固定領息的外匯基金,號稱保本高利,當初我爸還不太相信,結果他同事直接開App給他看,裡面真的每個月都有匯錢進來,重點是還可以利滾利,有15%。」

「本來我爸還在考慮,結果看到有15%,人就傻了,還一直以為自己撿到大便宜,沒想到後來我去看,他是有點像老鼠會那樣的宣傳手法,如果你可以拉人進來且入金成功的話,就能領到特約帳戶的2.5%分紅,連領40週,難怪他朋友超積極,聽到我爸有點興趣,連夜拿宣傳資料和匯款單過來,說填一填明天就可以馬上匯款。」

「結果呢?匯了多少?」我問。

「幸好我爸有點理智,還想到我哥今年結婚要贊助他頭期款,但是也夠痛的,180萬元。」

「雖然還是損失,但起碼是不幸中的大幸,你也就不要太怪你爸,他也是希望之後的老後生活不要麻煩到你們才會這樣。」

「我知道,我爸自己也很懊惱,他那個同事更是不敢來找我爸,只是傳簡訊跟他道歉說自己也被騙了很多,對不起他。」

「那個同事投了多少?」我問。

「聽我爸說,好像是30萬美金。」

我倒吸一口氣,搖了搖頭,傾家蕩產啊!

詐騙案都有其共同特點,像是上文寫的保本高利,就是一個不符常規的投資報酬率,如果這個商品真的能夠保本又給15%,那所有人去解定存、賣房產來投資就好,股市也會崩潰,遇到類似事件時,先不要看他的利率,而是合不合理。

多數的金融詐騙都會給你時間壓力,要求你1個月內或1個禮拜內要入金,不會給你考慮的時間,有時還會給你限期優惠,例如可以免手續費或反佣抽成,提高你投資的動機與行動力。

還有,金融詐騙案的App和單張通常做的很精美,讓你無從分辨真假,也沒有透明度,內容寫的含糊其辭,當初朋友爸爸就是被App騙到,覺得還有App可以查報酬率絕對是真的,才會當晚就決定投資。

而這些金融詐騙案幾乎找不到監管單位,只為很含糊地寫公司在某英屬小島或瑞士,之所以設立在這裡是為了避稅,普通人很難去證實是否為真。

尤其是長輩的金融詐騙,大多來自於信任的親朋好友,有時聊天聊開了,就開始分享退休後還能賺錢的方法,希望自己有個被動收入,之後就不用跟小孩拿錢,被騙之後願意說出來還好,如果家庭關係沒那麼緊密,有時長輩選擇悶不吭聲,自己憂鬱自責,反而傷身傷心。

以下是幾個預防長輩被詐騙的方法:

1.提高長輩們的防範意識

有空就多傳幾個類似案件給爸媽,還能順便討論一下詐騙手法,遇到類似案件就有機會攔截不被騙,提高防範意識。

教導長輩們不明連結不要去點,有任何保本高利的投資方法都要注意。

2.多和長輩溝通

多和長輩聊天,了解他們平日的投資與消費行為,理解他們對於投資的想法,有疑問就提出來討論。

跟爸媽約定有奇怪的投資方法,先跟家人討論再決定,不要一意孤行。

3.安裝保護軟體

協助長輩在手機或電腦安裝防毒軟體。

教導父母使用安全的網路再開啟網銀或金融App,避免密碼外洩。

4.注意電話與陌生訊息

有陌生電話推銷金融商品,拒接掛斷,訊息直接略過刪除。

詐騙無處不在,身邊已經遇過多個類似個案,手法推陳出新外,外加許多高科技人工智能技術,長輩一不注意就會變成人家眼裡的肥羊,有空多關心長輩動態,留個心眼保護自己和家人才是王道。

延伸閱讀
非法贈與、盜領?爸爸的房子,竟被賣掉了?執業律師教你如何守住失智父母的財產
家中長輩有失智症疑慮,該如何避免錢財被覬覦?保險達人分享6大方法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