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價銷售神話,被運動熱潮取代

快時尚陷低谷 優衣庫為何跌最慘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快時尚陷低谷 優衣庫為何跌最慘

二○一六年,是全球快時尚品牌的低谷。

美國蓋璞集團旗下品牌Gap連續七季營收出現衰退,子品牌Old Navy宣布將全面退出日本市場;瑞典品牌H&M第三季淨利率年減九.二%。然而,衰退幅度最大的當屬優衣庫(Uniqlo),其所屬的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二○一六年下半年度(三月到八月)淨利衰退八成,引發市場熱議。

曾被譽為「平價銷售神話」,讓創辦人柳井正蟬聯多年日本首富的優衣庫,為何變成二○一六年最失意的快時尚品牌?

市場飽和,新對手以更低價搶市

快時尚產業成長正變「慢」!美國消費者研究機構(Customer Growth Partners)總裁強生(Craig Johnson),今年六月接受《紐約郵報》採訪時指出:「快時尚已經飽和到頂,」紅極一時的Forever 21、H&M與Gap,如今都在衰退中掙扎。

競爭白熱化之外,《經濟學人》也點名來勢洶洶的新進者正威脅著大品牌們。例如英國廉價服飾普萊馬克(Primark),一件女裝單價約新台幣一百二十元,約只有H&M的三分之一。它不僅五年內(二○一○到一五年)年營業額漲幅超過九五%,西班牙市占率還一度打敗當地原生品牌Zara。

另外,消費者的態度也出現明顯變化。首先,是由「投資消費」轉變為「投資自己」,與其購買流行性強但過季即丟的快時尚商品,不如將錢花在改善體態。因此,相較於快時尚業,二○一六年儼然成為運動品牌的黃金期,例如Adidas已四度調升財務預測,全年股價漲幅超過六○%。

年輕消費者的公民素養提升,也造成影響。快時尚長年被詬病的過度消費、不環保、廉價勞工、環境污染等負面標籤,完全與新世代推崇的價值背道而馳。各項外力因素,皆不斷壓縮快時尚的生存空間。

優衣庫並非未察覺威脅,但每一步轉身,都非常吃力。

推副品牌,卻因客群重疊侵蝕獲利

比如,它十年前就推出更便宜的副品牌GU,這與競爭對手Gap在一九九四年的策略如出一轍。Gap當時的盤算是:讓價格較低、面料普通但款式年輕大膽的「下駟」Old Navy去迎戰紅海市場,「上駟」Gap就有餘裕提升品牌形象,拉高售價。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