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投資失利就想不開的社會新聞...台灣公司的福利,為什麼沒有「財務健檢」這一條?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其次,這樣的人對於財務風險也不知道要如何管理,於是在投資房地產時槓桿倍數過高,而對於家庭責任所應具備的保障卻又不願規劃商業保險,只有當黑天鵝出現,才在後悔「早知道我就......」,但早就來不及了。

最重要的是,擁有財務上的常識後,往往就能以財務思維去看待每件事,除了家庭的財務健康能做簡易的評估,也能去思考公司的財務情況,不再只是一個受雇者的狹隘觀點,而能站在股東或老闆的角度去檢視公司的營運情況。

所以理財觀念正確的人,很少會面臨破產或負債,不見得會致富,但大多不必為錢擔心,離婚機率自然也降低許多。所以對於報酬有正確認知的人,會知道自己的專業才是最低風險、高報酬的投資,當整個就業市場薪資停滯,定存利息低到等於沒有,有人卻因為越來越專業而讓自己薪資每年調漲一成,怎還會浪費時間看那些對自己資產成長毫無幫助的財經新聞呢?

可是,願意做出這樣低風險、高報酬的投資,進行員工基礎理財知識教育訓練的公司,又有多少?更別提進階一點,聘請不賣金融商品、沒有利益考量而只提供專業建議的獨立財務顧問,協助員工做好家庭的財務健診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