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錢包原本的用途就是拿來收納與金錢有直接關係的物品,不是拿來放名片的地方。名片應該放進「名片夾」,把被錢稍微弄髒的名片交到對方手中是很失禮的舉動。缺乏這種體貼心態的人,如何在生意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呢?像這樣,錢包的使用方法會直接投射在擁有者的賺錢能力上。

就像面相差的人周圍的人不會主動靠近,錢包相差的錢包,錢財也不會主動接近。不管信不信,你所擁有的錢包會影響周遭的人對你的評價。「外表的影響力佔九成」,誠如這句話所言,你使用的錢包在他人眼中會是怎樣的感覺,請好好重視這一點。

集點卡是「金錢的漏洞」

為避免錢包「發胖」,有件事要提醒各位留意。那就是,不要保留集點卡。 只要多了一張卡,錢包的厚度就會增加。放卡片的夾層皮也會因此撐開受損。 幫助錢包瘦身的訣竅是,盡可能丟棄不需要的物品。因此集點卡對我來說就成了「必須捨棄物的第一順位」。

為了徹底實踐這件事,我現在手邊就只有一張最常使用的集點卡。 那張卡是在大型電器量販店Big Camera購買商品時,會累積點數到Suica的「Big Camera Suica聯名卡」。累積的點數基本上只能用來抵消電車費。

有時我會去錄影帶出租店租DVD,那時必須使用的集點會員卡,我都是只用一次就丟掉。等到下次去租時再重辦一張新卡。 雖然這麼一來每次租DVD就得付入會費,但我還是堅持不保留集點卡。 這麼做除了是不想讓錢包變厚,也是為了盡量節制自己花錢。

集點卡的好處是,購物時可累積點數,累積至一定數量時就能換其他商品,或是代替現金使用。 不過另一方面,集點卡的壞處是會讓你我喪失思考力,不知不覺買下不需要的東西。

「點數的期限快到了,趕快去買東西把點數用掉」、「今天的點數會變二倍,順道繞過去買點東西吧」,像這樣為了點數而購買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即使眼前就有電器行還是特地繞遠路去集點卡的專屬電器行購物。到頭來,反倒被集點卡牽著鼻子走。

發行集點卡的店家,設定點數的累積規則與期限,目的是為了增加回流客與客單價。不少人卻偏偏中計了。 這樣根本稱不上是掌握金錢使用的主導權。 留得住錢與留不住錢的人,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使用金錢的控制力」。 受到集點卡牽制而購物的話,非旦無法自行控制金錢的使用,簡直就是受到控制。

其實我是個比別人更容易受到集點卡好處誘惑的人。以前手上有好幾張卡的時候,明明只要上Amazon 就能完成訂購的東西,我偏要特地花時間和交通費,就為了去可以使用集點卡的店家買書或DVD。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