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財富網編輯室為讀者嚴選包括國際財經、全球股市、致富者成功心法以及與上班族生活理財的內容。
全球投資人近期重新關注日本市場。根據路透報導,外資在 10 月上旬兩週內買入日本股票與債券約 4.36 兆日圓,為 2005 年以來新高,顯示日本資產短線仍具吸引力。
然而,市場對日本經濟與高市早苗帶領的新政府,信心卻未同步升溫。分析師指出,儘管日本股市估值相對便宜,但政策方向不明確、貨幣疲弱及國家債務偏高,讓部分資金保持觀望。
外資回流主因:估值偏低+分散風險
1.估值相對便宜
Nikkei 225 本益比約 22 倍,明顯低於美股 Nasdaq 約 34 倍,吸引部分資金轉向。
2.避險與分散配置需求
隨美歐市場估值高漲、殖利率震盪,部分基金將日本視為「替代市場」以分散風險。
3️.日圓走貶短線助攻出口股
日圓近月再度貶值約 4%,出口型企業受惠,但外資回報折損風險也同步升高。
潛在風險:政策不確定與債務高懸
高市新政府強調將採取刺激經濟與財政擴張手段,但徒有口號缺乏明確藍圖。投資人擔憂若支出失控,將削弱財政可持續性。畢竟日本目前國家債務佔GDP水準是全球發達國家中的最高,倘若利率上行,恐擠壓財政空間。另一方面,日圓貶值又有進一步帶動輸入型通膨的潛在風險,將加劇家庭與企業成本壓力。
投資觀點:穩健配置、關注政策信號
1.聚焦基本面強勢企業
選擇受惠出口、具定價能力與穩健現金流的公司,如汽車、工業設備與半導體上游。
2.觀察政策轉折與日圓走勢
若政府釋出結構改革信號或日圓止貶,可再行評估加碼時機。
短線外資流入推升市場人氣,但根基仍不穩。投資人需留意政策明朗化與貨幣穩定性,避免盲目追高。未來數月,日本經濟能否重建信心,將取決於新政府財政紀律與改革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