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00878、00929…持有多檔高股息ETF能做到風險分散?存股達人曝:2條件是重點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適度分散風險是投資的基本常識,但究竟該如何透過ETF分散風險?多買幾檔成分股都是台股的高息型ETF就是分散風險嗎?

近1年,高息型ETF的發行幾乎已到了浮濫的程度,散戶買單,投信也樂得拚命發行。不可否認,每檔高息型產品的選股邏輯確實都不一樣,因此每檔高息型ETF的成分股都略有差異,有些電子股占大部分、有些拉高傳產比率,有些金融股占比高。所以不少投資人認為,多買幾檔選股邏輯不同、成分股差異大的高息型ETF,不僅可以每月都有現金股利可以領取,還能「有效分散風險」。

針對高息型ETF組合能「有效分散風險」這一點,版主有不同看法。

高息型ETF》配息與填息穩定度

先來談談版主對這些高息型ETF的看法。版主認為,選股邏輯與成分股固然重要,而最重要的莫過於「穩定配息與填息」,只要能穩定配息與填息,成分股是什麼、電子股占多少、傳產股占多少、金融股占多少等...這些問題反倒不重要了。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全部都是電子股,只要能穩定配息與填息,即便成分股完全集中電子股,相信沒有人會在意;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成分股電子股約占57%、傳產與金融合計約占43%,成分產業算分散,但只要能穩定配息與填息,成分股是否分散各產業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

高息型ETF》分散風險2條件

其次,買進3檔以上的高息型ETF組合就能「有效分散風險」?關於這個說法,版主打上大大的問號。想要有效分散風險,至少必須符合2個條件的其中1項。

條件1:2項產品的相關性低

例如股票與債券、股票與定存。而高息型ETF的成分股全部都是股票,即便產業類別不同,股票就是股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買進高息型ETF組合,相當於買進一籃子性質一樣、相關性高的產品(股票),版主認為這樣的組合實在無法分散風險。

條件2:同性質產品但市場分散

例如分散買進台股與美股。資金全部集中同一個市場,即便買進不同產業的股票,一旦該市場爆發危機,依舊逃不過全面重挫的厄運。試想,過去3年買進「阿里巴巴+海螺水泥+工商銀行+貴州茅台」這個組合,有科技、金融、水泥與食品,產業別分散,但過去3年這個組合的績效慘不忍睹,問題出在成份股集中同一個市場,無法分散風險。

買進ETF組合——富邦深100(00639)+富邦恒生國企(00700)+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中信中國50(00752),夠分散了吧?但過去3年報酬率照樣是一場悲劇,問題同樣出在成分股集中同一個市場。

買進台股高息型ETF組合,例如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就能分散風險嗎?

首先,成分股全部都是性質相同、相關性高的金融產品(股票);其次,成分股全部集中單一市場(台股)。因此,版主不認為這樣的組合能有效發揮「分散風險」的功能。如果想適度分散風險,應當配置相關性低的產品組合,例如股票+債券,或者分配部分資金至其他市場例如台股+美股,或直接買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如果您希望透過台股高息型ETF建構月月領息組合,這是不錯的投資策略,版主也喜歡每個月都有股利進帳。但或許可以嘗試將每個月領到的股利轉投資美股市值型ETF(本金持續投入台股高息型ETF組合),例如元大S&P500(00646)或富邦NASDAQ(00662),將部分資金分散不同市場,才能有效分散風險。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月配高股息ETF愈出愈多,自組「週週配息」會是更好選擇?配息固然重要,但報酬才是真關鍵
收益平準金新制上路,高股息ETF配息率10%已成過去式?為何全買高股息ETF不見得是個好選擇?
美債ETF正夯,長短天期差在哪?布局美債ETF,該買長天期好還是短天期更賺?-Smart智富ETF研究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