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美國7月就業數據疲弱,失業救濟申請上升,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升溫,有望啟動資金行情。
2.川普關稅政策推升通膨並增添不確定性。專家建議3大防線:5成資金布局民生內需股,中長期逢低買美債穩收息,並保留6個月~18個月生活費的現金與類現金資產,以降低波動並伺機進場。
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不如預期,8月初公布的初領與續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亦雙雙上升,勞動市場表現疲弱,使得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升溫,若9月降息成真且進入降息循環,有望為股市帶來一波資金行情。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對等關稅政策已進入實施期,短期內可能推升通膨壓力,其反覆不定的言行亦在干擾市場,不確定性猶存,專家建議投資人應築起「民生內需股、中長期美債、現金資產」這3大防線,以便在市場震盪時,降低整體資產的波動程度。
防線1》民生內需股:5成配置在食品、觀光、餐飲股
以台股為例,專家建議至少5成的股票部位,應配置在食品、觀光、餐飲等民生股,因為這些公司多以內需為主要市場,受到關稅與匯兌的影響較小,甚至可能受惠於台幣升值,農產品、飼料等進口成本下降而提升獲利,可作為抵禦股市波動的重要防線。
防線2》中長期美債:逢低布局,以直債穩穩收息
儘管美國政府債務龐大,但美國本土收購公債的買盤穩定,加上美國近期立法規定「穩定幣」必須綁定美元、美債,有望額外增加債券買盤,故美債依舊是建構防禦部位的好工具。專家表示,有些交易平台已經把直接買美債的門檻降低到美金1,000元,投資人不妨透過買直債穩穩收息。
至於該買何種美債?專家表示,聯準會開啟降息循環的機率相當高,因此無論是中天期公債(T-Notes,期限為2年至10年)、長天期公債(T-Bonds,10年期以上,新發行期限多為20年、30年)、投資級公司債、非投資級公司債,皆可趁回檔時布局,未來有機會賺到價差。
防線3》現金資產:保留充足銀彈,安全之餘伺機進攻
防禦部位中最關鍵的,莫過於現金資產。專家建議維持6個月至1年半的生活支出作為現金存量,如此一來,當市場劇烈下跌時,既不影響生活,也能在恐慌時鎮定布局。
現金資產並非僅指銀行存款,還包括可迅速變現的「類現金」資產,如期限1年以下的美國國庫券(T-Bills)與貨幣市場基金(MMF)。前者折價發行,到期後可領回等同票券面額的本金。後者則能賺取接近美元定存的利率,並擁有隨時贖回的彈性。
2025年下半年的市場環境,注定不是單一策略就能應對的時期。AI與內需雙核心的股票配置,搭配美債、現金與類現金,方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保持資產穩健,待資金行情啟動時,更有底氣全力出擊。
延伸閱讀
想買年金險創造現金流,年金險有3種,我該選哪一種?
金價衝上天,要避險還能買黃金嗎?專家提醒別忽略「這2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