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專家說金融股只要碰到海嘯就完蛋?別因極端可能而裹足,錯失資本增長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ardine/
Blog部落格:https://stocksardine.com/

著作:《明牌藏在財報裡》、《不看盤投資術》、《ETF大贏家》

電視上專家說金融股只要碰到海嘯就完蛋?別因極端可能而裹足,錯失資本增長

這陣子金融股的投資風潮大熱,有逐漸取代電信三雄的趨勢。電信三雄在站穩4G世代之後面對5G的未來與應用開發,有許多的不確定性,像是頻譜的取得、訊號設備的投資回收等。4G的數百億投資尚在攤平當中,緊接著5G世代有許多應用場景(IOT、車載通訊、AR/VR運算等等)如夢似幻,但攤在眼前的問題是要不要投進去。

從近年的資費大戰電信三雄看似站穩腳步不受影響,但骨子裡受傷頗深。我們攤開電信股龍頭中華電(2412)的淨利資料來看,在2010年時該公司的稅後淨利曾高達476億元,但在2018年的年報資料一公布,已降到355億元。在這幾年間獲利能力衰退了25%,這是個驚人衰退數字。但投資人對中華電信的熱情讓股價維持不墜,在長線上持續衰退的獲利數字終究會造成問題。

資料來源:股魚 – 價值K線
圖片放大

金融股高殖利率吸引資金目光
而金融股在歷經金融海嘯的洗禮後,整個產業體質持續翻轉向上。吸引了不少資金的轉向,金融股因長期低本益比的關係也成為高殖利率股的代表。不少投資節目的主題都是以討論金融股的殖利率與注意事項為主。

當節目影片陸陸續續播出後,有一則留言吸引了我的目光,內容大意是這樣:「買這些金融股只要碰到一次金融海嘯,放出去的錢收不回來就倒光光,說金融股不錯吸引散戶目光,害人不淺。」我認為這樣的想法頗偏激,也太看不起金融機構對應風險的能力。

我的觀點如下:
1.現存的金融股均經歷過金融風暴,在毫無預期的危機之際也沒以因此倒下。
2.金融放款有擔保品的機制,金融業有放款變呆帳的問題,是由於企業倒閉的關係,問題帳款有擔保品拍賣可回收債權比例。
3.金融風暴是極端現象,並不是市場的必然事件。

重視極端現象,但要活在當下
這就像吃東西可能會噎到而死亡,難道我們就不吃了嗎。地震會造成房屋倒塌,所以一輩子不要買房子,因為地震一來房子會倒掉?事情不該是這樣解釋,要是每件投資都去思考那極端出現的現象作為拒絕的理由,大概也沒什麼可以投資的標的了。

投資化工業,廠房會爆炸;投資航運業,油價會漲到天上去、船會被海盜挾持;投資網路業,會有網路泡沫…真要舉例是舉不完的。難道因為這些現象就不投資了嗎?絕對不是。投資圈有個名詞叫「黑天鵝」,這是一種離群值,專指極不可能發生但卻真的發生、而重複發生機率微乎其微的現象。許多的保險便是針對這類低機率高損傷的事件,特別是產險。

而在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若是每天擔心極端現象的發生而拒絕,那放眼看過去當極端現象發生時又有哪個產業可以毫髮無傷呢?我們在投資時焦點不應該只放在極端事件發生的後果上,而是要把握當下的投資環境,善用資本投入在最有潛力的標的上,隨著時間讓資本增長。

至於下一次的「黑天鵝」會是什麼樣子、何時會發生?在過去幾年的極端事件沒重演過,相信接下來如果發生時也會是我們所無法預知的形式出現,與其擔憂這種東西,倒不如擔憂不投資的話通膨會將購買力吞噬的這種必然發生的事件上,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