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定期定額」還是賠錢?因為你掉進一個大陷阱

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先後任職於台灣金融研訓院、文化推廣教育部美股老師。在銀行服務過上千位客戶多年後,發現投資潛藏著一套邏輯原則,並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套獲利理論。你覺得投資獲利很難嗎?其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難,真正難的是操控高達百億與千億的資金,與追求每年20~30%的高報酬率。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如果你的金額與報酬率沒有要求那麼高,你會發現,只要掌握訣竅,美股獲利比你想像穩定容易。

賠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前陣子,百舜在課堂上碰到一個太太,她是位很開朗、很熱情的媽媽,笑聲大到可用「震耳欲聾」來形容。然而,課後她找我討論的不是美股,是她基金的問題。

她把定期定額當作退休規劃的一環,但這幾年卻損失不小。討論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帶有控訴意味的一句抱怨:「專家們不都說定期定額只要一直扣款就好了嗎!?我怎麼知道會賠成這樣!?」(這句抱怨也很大聲)

我嘆了口氣。「定期定額只要一直扣款就好」的說法時常聽到,但不是只有這樣而已。想用定期定額獲利,還需要注意這些細節......

重點不是「波動大」,而是「最可能上漲」

定期定額,其實就是無數個小小的單筆進場。但因為它一次只進一點點錢,所以很多人會因此更「敢賭」。平常覺得很積極、很危險的基金,都會因為改用定期定額而放心許多。

也因此,有些人喜歡選波動大的基金來定期定額。因為他們覺得波動大就會跌比較深,所以就可能買得更便宜,整體成本就會更低,然後上漲就能賺更多。這些聽來都很有道理,如果真的上漲的話。

畢竟,「波動大」不等於「將來會漲」。如果選到一個波動很大,卻一直漲不上去的基金來做退休規劃,那可能得到的只有心驚膽戰而已(就像這幾年的世礦和最近的中國一樣)。所以,波動大不大不是重點,重點是「最有可能上漲」。

什麼叫「最有可能上漲」?我們用個比較來說明。一個產業比較可能上漲,還是一個國家? 答案是:一個國家。

因為一個國家包含了各種產業,而一個產業......就只是一個產業而已。押寶產業,是賺「比較難賺、但獲利豐厚的錢」;投資國家,則是「比較簡單,但獲利普普的錢」。

而且話說回來,如果真有時間和心力做產業研究,那也不用定期定額了對吧。所以,定期定額選擇「國家型基金」,會更容易獲利。而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各種國家型基金當中。我們再用一個比較來說明。是菲律賓比較可能會上漲,還是美國?

答案是:美國。

因為美國出事了,菲律賓絕對好不起來;但是菲律賓出事了,美國卻可能無關痛癢。所以美國基金會比其他國家更容易獲利。但是這種容易獲利的基金通常跌得較少,而且常會呈現一個慢慢往上爬的走勢:

所以有的朋友會擔心:「這樣我不是越買越貴!?」

的確,這真的會越買越貴。但越買越貴也代表著……之前買的基金賺錢啦!

更何況,定期定額做久了以後,累積的單位數會越來越多,之後扣款對成本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就像下面的示意圖這樣。一開始,因為累積的單位數很少,所以每個月扣款的買價都會很劇烈地影響成本(像下圖的這個例子,成本被抬高了0.6%):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