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創辦人及執行長
輔導企業經驗逾20年,授課企業達500家
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
榮獲「卓越工程師獎、台積師鐸獎」
「國際PJ法」創辦人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職場冰淇淋》Podcast節目主持人
著有《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思維的良率》、《思維的製程》
線上課程:台積電前主管彭建文教你:20種高效能思維工作術
摘要
活在未來,就是提前為夢想與目標做具體的準備,讓未來的路走得穩健。本文故事作者以兒子準備大學備審資料為例,強調早做規畫的重要性。想培養長遠思考習慣,可透過建立目標感、情境練習、累積成就感來實踐。成功的人不是比較厲害,而是比別人早開始準備,累積小成果,讓未來不焦慮。
難道你希望去做眼科檢查的時候,前一、兩個禮拜來預約嗎?其實也不見得預約的到,因為你抓的前置時間都太短了,幹嘛,讓自己的生活弄得那麼焦慮呢?所以活在未來,指的是看任何事情都要看比較長遠,規畫任何事情也要規畫比較長遠。
那要如何培養一個人,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有長遠的規畫呢?在此提供3種方式,就是目標感+練習感+成就感,這三感結合,就能慢慢培養出「自然會從長遠思考」的習慣。
1.建立目標思維
在看每件事時,不只想到「現在要做什麼」,而是多問自己:「我希望1年後、3年後這件事變成什麼樣?」習慣先設定終點,才決定當下的行動。讓他「看見」長遠的好處,短視的人通常是因為看不到長遠帶來的好處。
他們把事情分成短期、中期、長期來規畫,比如:「這個專案,3個月內達到什麼?6個月要完成什麼?1年要完成什麼?」,用「時間軸思考」去看事情,就自然會拉長眼光。用簡單圖表或數字,讓他們「看見」如果累積3年會有什麼巨大變化,讓未來變得可以觸摸。重點是讓長遠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利益」。
2.想像各種未來可能,並規畫應對
讓他們練習不同的「如果…那麼…」情境,想像各種未來可能,多做情境演練,並規畫應對。這可以幫助他們發現,當下的決策會如何影響長遠發展。例如:如果我提早幾年時間來學習英文,那麼現在我的英文一定非常好,或者說,如果我希望未來可以進入外商上班,現在的我就要開始把英文準備好。也可以分享成功的故事,反思如何可以更好。
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多分享自己怎麼做長遠規畫、怎麼調整計畫,讓他們耳濡目染,做個好榜樣,也可以帶著他們事後一起檢討:「當初為什麼這樣規畫?結果如何?下次怎麼更好?」,讓他體會到「眼前利益其實是陷阱」。
3.建立成長思維,鼓勵成就與耐心
長遠規畫需要抗拒短期誘因。可以設計一些需要累積才能看到成果的小挑戰(比如:存錢目標、學習目標),讓他們體會「慢慢來比較快」的成就感,這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他們的小小成就感。分階段設定目標,只要有成長,就給獎勵,建立成長思維,鼓勵成就。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則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並且相信自己可以隨著努力而不斷成長,即便失敗也會從中學習。
以上,就是目標感+練習感+成就感,這三感結合,就能慢慢培養出「自然會從長遠思考」的習慣。因此想要未來不焦慮,今天就要提前準備。成功的人,不是到了關鍵時刻才倉促應對,而是早已默默累積。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工作,現在的每一步,都是未來成功的伏筆。
延伸閱讀
超實用的國際PJ法8步驟
想當主管必學!主管的終極目標:讓團隊「不需要你」,卻能高效運作!
主管愈忙碌就愈難「帶人」?用「教練式對話」,讓團隊更強大
小檔案_彭建文

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創辦人及執行長
輔導企業經驗逾20年,授課企業達500家
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
榮獲「卓越工程師獎、台積師鐸獎」
「國際PJ法」創辦人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職場冰淇淋》Podcast節目主持人
著有《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思維的良率》、《思維的製程》
線上課程:台積電前主管彭建文教你:20種高效能思維工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