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W實驗室/黃御維 Wilson
我是一名證券分析師,目前任職於證券業,個人投資經驗超過9年,接觸過各種金融商品與投資工具,也遇過市場的大小風浪,我創立「理財W實驗室」是希望傳達更多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想法給你,希望你能因為的文章或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減少許多在投資路程的冤枉路。
 
                        
            
             
            
            
                
                
                
                    摘要
                    
                        台股在短短2天內(8月5日、8月6日)狂瀉近3,000點,市場瀰漫著恐慌與不安的氛圍。走過數個多空循環的分析師認為,當股市大跌時,有「5件事」是投資人最不該去在意的!
                     
                    
                 
                久違的下跌終於來了。
前陣子在今(2024)年5月至7月時,不論是美股還是台股,打開看盤軟體就都是上漲的顏色,甚至上漲到開始懷疑看盤軟體是不是壞掉了,當時在社群媒體上也可以看到有些人貼出瘋狂的對帳單,炫耀自己的戰績。
這波的股市回檔修正(編按:2024年7月下旬至8月初,台股屢創單日最大跌點紀錄)應該嚇跑了許多人,尤其是前陣子看到股市非常夯而手癢上車的那群人。半導體領軍的美國費半指數,從高點下殺的跌幅已經達22.1%,從技術層面來說,費半指數已經進入「熊市」的階段了。
而今年績效強強滾的台灣加權指數,在這波的修正幅度為11.3%,也達到「修正」的階段了,但相較於美國費半指數還是有點差距。即使台股吐回許多漲幅,目前的年初至今報酬仍有20.7%的表現,對於早就在車上的人,修正可能會感到不舒服,但算是滿意的報酬。
有趣的是,近幾年表現沒有這麼強勁的中國、香港與歐洲股市,也跟著這波恐慌修正,讓整體的市場瀰漫著不安定的氛圍。
 
表1:全球主要股市修正下殺幅度與今年來表現
市場標的指數
   | 今年最大跌幅  | 今年來總報酬  |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
   | -10.0%  | 11.8%  | 
美國標普500指數
   | -5.6%  | 12.1%  | 
美國費半指數
   | -22.1%  | 7.9%  | 
歐洲50指數
   | -9.1%  | 2.55%  | 
日經225指數
   | -18.3%  | 3.14%  | 
台灣加權指數
   | -11.3%  | 20.7%  | 
中國上證指數
   | -8.4%  | -2.34%  | 
香港恆生指數
   | -13.7%  | -0.60%  | 
資料時間:2024.01.01~2024.08.02 資料來源:Koyfin 整理:理財W實驗室
   | 
對於在市場歷經超過3個以上牛熊週期的我來說,本次的下跌還只是「幼稚園等級」,我知道財富縮水很痛苦,也知道獲利回吐很委屈,但當恐慌蔓延與悲觀氣氛壟罩全市場時,不妨看看以下5點建議,或許對於後續的投資策略有些許幫助。
面臨熊市修正,你最不該在意的5件事
第1件事:不要在意別人賺了多少錢
作為投資者,第1個要忽略的,就是別人從股票市場賺了多少錢。
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國界的世界,社群媒體的即時更新讓我們看到別人透過股票變得更加富有。我們很容易被別人的成功故事吸引,看到朋友、同事炫耀他們買了哪檔飆股和獲利多少,這絕對會讓你感到壓迫,甚至產生嫉妒。
但他們的成功與你的投資旅程毫無關係!
想像你參加一場比賽,但每個參賽者在不同的跑道上,有不同的障礙和終點。當你將自己的進度與他們比較時,這不僅不公平,也毫無意義。每個投資者的情況不同——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目標和投資策略都各有不同。但當你過於關注他人時,你會偏離自己的道路,並可能因情緒而非理性作出錯誤的決策。
投資是一段個人的旅程,你的目標不是擊敗他人,而是實現自己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