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內向會吃虧、沒辦法成功?《安靜,就是力量》帶給內向人的3個職場建議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我對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產生興趣,是因為先看過了作者蘇珊.坎恩(Susan Cain)的TED演講,這段也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最喜歡的演講之一Susan提到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

跟作者一樣,我毫無疑問地是一位內向者,我喜歡獨處,也喜歡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聆聽別人的討論對話。無論在學生時期或邁入職場之後,教授或上司這類的評語總是會出現:「安靜、話不多、表達的積極度不夠」。

也因為這些評語,我試過很多方法調整自己,但總是沒辦法真的變「外向」。所以會挑選這本書來讀,是因為我想問:「真的需要改變自己內向的個性嗎?」(註:作者在TED的演講《內向者的力量》)。

《安靜,就是力量》這本書適合誰?

Susan提到,據研究數據的資料,社會上大約有接近半數的人是「內向者」,其中還包含為了因應社會期待,調整自己變得更外向的「偽外向者」。

這本書適合內向者閱讀,可以認識自己的內向特質,建立信心忠於自己,但為了成就更大的目標,也要適時打破常規採取主動、外向的行為。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適合外向者閱讀,挖掘平常不多話的內向者們,背後潛在的創造力和縝密的計畫力。

《安靜,就是力量》這本書在說什麼?

1.外向成為主流的迷思

因為工業化、都市化的演變,人群之間的競爭行為,造成外向特質的人更容易嶄露頭角。社會普遍認為具社交能力、有個人魅力、在鎂光燈下如魚得水的人,具備更好的成功特質。

相反的,喜歡安靜的環境、嚮往一個人的獨處、比較不善於表達、容易對社交疲乏的內向特質,則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對成功人士的期待。

雖然Susan舉出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具備沉著、謙遜、低調保守的內向特質。但她仍感嘆道,現代追求功利的「個性文化」跟傳統「品德文化」之間的消長,也是造成外向特質勝出的原因之一。我最尊敬的指數基金之父約翰.伯格(John Bogle)也多次在他的著作《夠了》之中,抨擊現代企業普遍功利太多、人品太少的現象。

2.內外向特質是天生的

書中寫道,透過科學實驗,觀察嬰兒時期對外界刺激容易「高度反應」的預測將來是內向者,反之則是外向者。實驗預測的結果,到這些嬰兒長大時獲得了驗證,高度反應或低度反映性格的印記,到了成人階段依然不會消失。

儘管內外向特質是與生俱來的,但無論求學或職場階段,仍有許多聲音要求我們要活潑外向、能言善道、融入團體生活。Susan說的這句話切中我心,內向不是病,它只是一種「特質」。

內向不是什麼需要被治療的東西(Don’t think of introversion as something that needs to be cured.)

3.避免新團體迷思

書中分析現代企業嚮往著一種推崇團體討論、開放辦公空間的思維,但這種方式適合外向者盡情表現,卻是大多數內向者不喜歡的情境。書中列舉許多例子,說明內向者最有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時刻,往往是遠離群體而能夠獨立思考的當下。

Susan給職場經理人一個團體腦力激盪的建議,對我來說非常受用,因為我也曾經採取錯的方法而得不到什麼有建設性的點子。

需要大家集思廣益時,請每個人用電子郵件或是單獨寫下自己的想法,而不要讓大家看到別人的答案,務必確保每個成員都有機會貢獻自己的想法。面對面溝通很重要,可以建立信任感,只不過群體的互動不可避免會壓抑創意發揮的機會。

4.內向者應該忠於自己、但也要擇時突破常規

Susan鼓勵內向者們忠於自己本性,若想放慢步調辦事、獨立作業、深刻鑽研,就要堅持這樣的方式。

但是人的性格並不是非黑即白,內外向反而更像光譜兩端之間,我們會因為不同時刻外在環境和內心想法的差異,而動態地座落在光譜中的區間。書中提到:「根據『自由性格論』,我們天生及文化的環境,會造就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質,如內向與否,但我們可以為了達成『個人核心志業』,而改變或演出不同的性格。」

以下是我的反芻思考,回憶自己在職場歷練中,曾經打破自己常規,在領導、演講、溝通所做出的改變和建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