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9B、00687B、00937B...債券ETF怎麼選?這7檔殖利率表現佳!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4月美債、海外債殖利率大彈,價格反向大跌,買債「低點」突然出現,讓銀行、壽險回頭搶。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4月銀行與壽險業砸2,024億元補債,買債量均是今年次高,累計前4月金融三業已砸逾7,000億元搶債。然而時序邁入2024下半年,債券是否仍能穩穩地買入?該注意哪些事件,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債券,今天一次搞清楚。

聚焦聯準會利率會議

本週的總體經濟數據一定是聚焦在美國CPI數據公布與聯準會利率政策會議,而對讀者來說,我們應當關注的聯準會利率會議重點可能不是利率,畢竟6月不降息已是你知道我知道的事情。

9月為目前最可能啟動第一次降息之時間

資料來源:FedWatch
圖片放大

重點應當是鮑爾主席在記者會的說法,以及利率點陣圖的長相,前者將透露聯準會是否仍對通膨以及就業市場的變化保持一樣的態度與信心,後者則表明聯準會利率官員對今年整體的降息預期。

利率點陣圖:淺色多數點點最好不要有所改變,或是說最好不要看到有新點點往上點

資料來源:FedWatch
圖片放大

若是發現預期再次調整(有官員點法跟上次不同),都可能影響市場的波動,尤其是債券,而若債券殖利率升高,對於各種不同種類的債券上漲將顯得較為不利,不過現階段經濟真的有很強會導致聯準會不降息嗎?

美國5月非農就業報告:外強中乾的非農就業

美國5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新增27萬2,000個就業機會,高於預期的18萬2,000。此外,時薪也意外增長。然而,失業率卻從3.9%上升到4.0%,達到2年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詭異的地方在於怎麼會失業率又上升,非農就業又火熱的情況呢?這2項數據正在互相矛盾不是嗎?

首先,若根據Bloomberg分析師Anna Wong指出,目前非農就業使用的統計模型可能高估了實際就業增長,該分析師團隊認為就業市場實際增長可能不到每月10萬人。自去年4月起,該模型增加了約190萬個就業崗位,占新增就業總數的56%,但這些實際上只是該模型的假設,對於真正的勞動力市場呈現高估的狀態。

1.全職就業人數減少62萬5,000人
2.兼職就業人數增加28萬6,000人
3.自僱人數增加超過100萬人

而從分析非農就業報告來看,其實會透露出統計方法不一樣造成的差異,首先非農就業是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去做統計,而失業率是從家戶出發,這會造成的差異在於:

1.一個人可以在多個企業工作,這會導致非農就業看起來異常膨脹。
2.但家戶調查下一個人就是一個人在工作,他多做少做都只會被統計一次。
3.為此才會有非農就業超乎預期但失業率仍然上升的弔詭現象。

但對於投資人來說,這份非農就業仍有幾個觀察要點:

1.非農就業數據表面優於預期,掩蓋了勞動市場的疲軟。通脹壓力迫使更多人身兼數職,製造出就業增長的假象。
2.通脹持續侵蝕購買力,更多人要求加薪,導致平均時薪增長持續較高,這可能使高通脹更加持久。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