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債券價格大漲,代表中國經濟「麻煩大了」?

財經新聞天天有,政府常常放利多,約翰之聲為你解讀這些消息背後看不到的「真相」。

第二個錯誤:升息對新興市場將是一場大災難。

最近坊間眾多投資機構紛紛發文指出因為美元走強的年代,美股和美元正相關的情況,當美元升值,勢必造成債券及新興市場資金的撤出與危機,但真的是這樣嗎?

請先看看下面這張圖,這是從1995年到2010年的新興市場指數圖。

在這段時間內,剛好美國聯準會進行兩次升息循環,一次是1999年啟動,一次是2004年中啟動,事實上,如果在升息前一兩個月買進指數,升息循環啟動後指數幾乎是高報酬。

事實上,美國升息主要衝擊是對於低利的投資標的有傷,包括債券、黃金、原物料等,也就是那些過去只靠美元貶值而增值的商品,當升息帶動美元走強時,將會導致價格相對走貶,但是不是對於新興市場都全面不好,從指數來看並不見得就是不好,為什麼?

因為一個強壯的美國經濟,將拉動全球,這才是美元獨強的真正含意。許多經濟學喜歡用陰謀論來解讀經濟,認為美中軍事競賽也會擴大到金融;但事實上美國真正在意的是利益,而非空虛的霸權地位,強大的利益指的就是美元對外投資收益,因此新興市場越成長對美國只會越好,而美國也不會以新興市場疲弱來建構自己的獨強。

試想,當美國標準普爾五百大公司,有四成營收都來自海外時,當NBA都要到亞洲,當Apple執行長庫克都要到中國拜碼頭,一個疲弱的新興亞洲對美國有害無益,因此美國貨幣政策的實施自然不會希望造成反效果,而最終傷害到美國利益。

美國雖然經濟組成中,民間消費有六成是在國內,但這只是讓美國經濟不會受到國外太大衝擊,因此從過去幾年歐債危機、烏克蘭危機、到今年的中國經濟風暴,美國仍然獨強,但對於美國企業來說,要維持高成長的財報,不靠新興市場崛起的中產階級,哪能辦到呢?

因此,回過頭來說,眼前新興市場風暴,說穿了就是中國經濟下滑所產生的過度恐懼,基本上並沒有1997年金融風暴當時的情況,也就是會發生國家債務違約風險,這對於全球經濟當然是好消息,對新興市場來說也只是體質調整的過程,反倒是美國聯準會(Fed)到底升不升息,吊足全球市場胃口,也難外一堆新興市場央行總裁會跳出來說,寧願聯準會趕快升息,別再讓國際市場提心吊膽,因為升息才是對全球經濟最大利多。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