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可能漲至3%?衛福部:從高所得者進行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擴大健保費基,研擬調漲補充保費,傳出費率可能漲至3%。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天說,保障點值財源正在盤點,首先由政府扛起責任,力求不增民眾負擔,即使需調整也從高所得進行。

現行健保保費繳納分為一般保費及補充保費,其中一般保費是以經常性薪資計收,保險費率為5.17%;補充保費則包含高額獎金、兼差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6類,費率為2.11%。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日前提出,基於相同收入應該繳納相同健保費的公平性原則,確實應該重新思考補充保費的設定方式。

針對傳出可能調整至3%,林靜儀今天向媒體說明,健保最重要的精神是政府能負擔一定程度支出,就從政府支出,需要行政院支持,確保公務預算更加充足。

林靜儀認為,以達到點值1點1元模式推估,現有可能還是有點艱困,仍在盤點資源,以政府負更多責任為優先,若需討論到增加民眾負擔,會以比較明確的高所得執行。台灣是少數資源不多但可提供優秀醫療照顧品質的國家,站在照顧全民健康角度,不能要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

林靜儀說,醫事人員合理報酬值得被討論,考量醫院各科別困境不同,給付友善不會齊頭式平等,積極準備面對高齡化、少子女化台灣健康投資配套措施,改善醫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人力不足問題,「但不會因為點值改變後,世界就變得更好」,點值是健保改革之一,絕非唯一路徑。

衛福部長邱泰源也提到,「健保改革」4個字看似簡單,事實上需要分階段進行,除了穩定點值確保醫療機構營運順利、保障醫事人員專業尊嚴,「經費要用在刀口上」更是關鍵,包含積極推動預防保健與安寧緩和醫療,以及居家醫療等,都有助於節省健保開銷,讓健保財務更健康。

過去積極推動安寧緩和治療的邱泰源指出,好的安寧與緩和醫療,給予患者與家屬生死兩相安,若不積極推動簽署拒絕心肺復甦術(DNR)、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每個人都插管、住加護病房,1週費用多達新台幣50萬元,「花錢沒關係,但這不是延長真正生命」。

癌症蟬聯台灣10大死因榜首多年,針對外界關心的百億癌症新藥基金,邱泰源表示,據了解,相關公務預屬於重中之重,一定保證有經費可以成立,癌症死亡率直接等於一個國家民眾健康品質,除了透過癌症篩檢早期發現,不願意看到患者因為經濟問題無法使用新藥。

延伸閱讀
老年生活靠退休金?當心通膨巨獸,專家:應規畫個人高齡保障
健保補充保費將調漲?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等都受影響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