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物價高漲,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該怎麼辦?不是抱怨!真正該做的是這2件事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圖片放大

最近有幾個訊息,首先是台灣家庭平均財富公布,平均數約是1,638萬元,中位數是894萬元,最高20%有5,133元萬資產,最少的則是77萬元,比例相當懸殊。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圖片放大

資產超過3,000萬元,財富排行名列前10%

雖然前20%平均數很高,不過往下細看,如果資產超過3,391萬元,幾乎就是前10%的族群,若大於2,134萬元就等於是前20%財富的族群了!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圖片放大

以「持有資產」看,房地產、退休金、有價證券是大宗,其他是存款。資訊一公布,網路上就不少人在罵世代不公,或嘲笑平均數的概念。

另外看到台股近期又站上2萬點、並持續創新高,說實在的,如果以「加權報酬指數」看,早就高到不行了。美股也因為通膨疑慮解除,市場又再回升。

又很多人在罵台股上漲都是假的,只有少數人受惠,然後自己買的股票都沒漲,所以政府是故意拉權值股作假象。而近年房市也一直漲不停,也有人罵故意讓民眾買不起房。

這裡要說一句「何不食肉糜」的話。

以存款與收入來說,看到不少人渾渾噩噩,總是抱怨,但沒太多實際行為改變自己的收入生活,有滿多人不恥網紅或網路賣貨直播,但我卻覺得這些人懂得利用環境與工具,創造不一樣的生活。

許多原本不起眼的市井小民,透過拍攝分享與辛苦剪片,可以創造跟以往不同的收入模式。但也看到不少朋友,每天的臉書就是抱怨同事、抱怨工作,但一直沒有改變。

以股票來說,喜歡炒作短線進出的人多,但提到台積電(2330)跟元大台灣50(0050)又是嗤之以鼻;但隨著時間拉長,只有跟著市場走,賺得錢才是最扎實。如果連巴菲特都推薦指數投資,為什麼投資人往往捨近求遠。

看到許多網路分享,台股上2萬點,自己卻依然賠錢,總是在想,也許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可能終究只想要靠自己選股致富。

以房地產來說,之前看到幾個富豪家族分享,從好幾代以來就是一直買地買地,幾乎是只買不賣。有錢人都這麼做,為什麼不思考房產代表什麼意義。

看著這些分布,我想的會是「該做什麼能讓自己一直往最右邊移動」。這些年下來的心得,就是:
1.持續改善自己收入,讓收入不斷成長。
2.持有資產,而且是「核心資產」;譬如指數投資或優質地段的房產

本文獲「投資客日誌」授權轉載,原文:為什麼不持有資產?

延伸閱讀
00878、0056、00919…長抱高股息ETF能打敗大盤?從歷史找答案:非常困難
定期定額存股榜》00878、0056續居存股雙王!老牌市值型006208竟成單月戶數成長MVP?-Smart智富ETF研究室
00878最新換股揭曉!ETF人氣王00878配息幾次?國泰永續高股息殖利率、報酬率、轉骨重生之路一次看-Smart智富ETF研究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