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病痛就多,實在不知道這輩子我還有什麼事情沒完成,老天為什麼不把我帶走?我留在這裡,只是子孫的負擔⋯⋯」靜軒重述母親的話,在她重述時,我似乎能夠想像她身為女兒當下的複雜心情。
這句話很悲觀,不禁讓人想問,她母親到底是生了多大的病?
靜軒接著描述,母親身體和同年齡的長輩相較,雖然算是不錯,雖然很年長,卻沒有任何開刀經驗。不過母親的年紀畢竟是大了,總會出現一些老化症狀,像是心臟無力、低血壓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心悸、喘不過氣的狀況也都越來越多。
「這個月才過一半,媽媽已經進出醫院2次了。每次進醫院,就是那一套程序再重複。還好兩次我都在家,不然我真的不知道媽媽會不會就這樣出事了。」靜軒是一名公務員,為了就近照顧母親,她請調到家裡附近的區公所上班,因此放棄中央升遷的機會。「這件事還被我媽念了很久,她每次提起就要唉聲嘆氣,說都是她害我沒辦法有更好的發展⋯⋯她開始覺得活著本身就是罪惡。」
靜軒說的話,在我心裡面好有畫面。1983年日本曾有一部電影《楢山節考》,電影故事敘述在貧窮的時代、艱困生活的地區,存在著「棄老」的文化。老人無論健康狀態如何、主觀意願如何,老到一定年紀,就必須由兒孫背上山在山上等死,無一例外。
因為家中只要少一個沒有生產裡的人吃飯,就能讓有生產力的兒孫多吃、多貢獻一些。這種棄老文化背後的假設,就是認為「老」、「沒有生產力」是一種罪惡。
不知道靜軒的母親,
內心是不是正經歷那樣的艱苦與自我否定?
「我媽是沒有,所以我覺得她比較是在碎念,就是很像抱怨那樣⋯⋯」靜軒皺著眉,盯著會談室的盆栽突然說道:「啊!我想起來⋯⋯外婆好像也是會這樣碎念的人,覺得自己給兒孫添麻煩啊,什麼的。」
靜軒說起外婆過世前幾年,進出醫院頻繁,當時媽媽剛接任單位主管,外婆卻經常需要出入醫院,好強的母親不願意妥協,醫院和公司兩邊跑。好在靜軒當時剛升大學,有時間可以到醫院照料外婆。
「外婆當時也很自責,就是常說『時候到該走就該走了,不要拖時間給兒孫造成麻煩。』我還記得,當時媽媽還會因為這樣不開心,覺得外婆不該講喪氣話,跟外婆嘔氣⋯⋯」靜軒突然明白了母親為什麼會一直這樣碎念。
一方面是看過外婆的處境,從外婆那裡習得了對老化的負面觀感與態度。再者,母親為了努力在職場與家庭照顧間平衡,必須犧牲自己的時間、體力,少了進修與滋養自己的機會。也許,母親看著靜軒,心底的感覺都是「可惜」。母親覺得因為自己生病,阻礙了女兒持續在職場上發展。
「母親的感覺我可以理解,但調離中央這個決定,是我自己做出來的,媽媽其實不用那麼內疚。」
靜軒的話,只對了前面一半,她為她的決定負責,不責怪任何人。但她母親的內疚,則是她拿不走的,必須要母親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面對老化的信念才有可能轉化。
親愛的,如果你像靜軒母親一樣,覺得自己拖累了家人而內疚自責的話,請你先接受自己有這些情緒。其實有內疚自責的情緒,是很能理解的,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在脫離嬰孩狀態後,還不能獨立自主、需要被照顧。
艾彼也想提醒你,除了內疚自責,能不能也能公允地看到自己的生命?看到你與親人間的相處模式?
去想一想,親人為什麼願意花時間陪伴你、照顧你?是不是因為你們過去有很美好的連結?有很深刻的情感?和你相處,是不是總能在你身上學到圓融智慧的處世態度?
越能夠對自己的生命持平而論,就越不會認為病痛、老化拖住了你的家人,讓你自卑、自責與內疚。陪伴是雙向的,如果兒孫能感受到更多你的善意、智慧和圓融,自然願意花時間陪伴在你身旁。
但如果每次都用自卑、自責與內疚去回應照顧者,久了以後,照顧者也會覺得心累。不能肯定自我價值的生命,也會讓照顧者對長時間照顧的行動感到疑惑。照顧者會開始懷疑「我這樣付出,是不是對方喜歡的?這樣付出到底有沒有價值?」
比起內疚,你更該表達的是感謝。
感謝對方願意花時間陪伴你,感謝自己是一個這麼好的人,所以對方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
比起罵自己沒用,你更該想辦法讓你與照顧者能擁有高品質的相處時間。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老了,我沒用了......」長輩拖累家人的內疚感要如何平衡呢? 諮商心理師 艾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