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高達5千萬,年領股利250萬...政府減稅,為何大戶還是毅然「賣掉台股換美股」?

個人資料:

目前在金融業服務,歡迎一起談談

著作:
《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的通?》
《理專不告訴你的秘密》
《美股研究室》
《美國公債.美元 教會我投資的事》

經歷:
惠理康和投信
台新銀行
中國信託銀行

部落格:
Just a Cafe

於是只簡單說明,海外所得670萬在最低稅負制之下,可以扣除(免稅),大哥就決定修正他的投資組合,投組如下:

基本上我們一樣規劃每年的現金殖利率約5%,其中80%為海外所得免稅,明年股利的綜合所得稅,就應該會大減為10萬元附近。光是調整所得來源,節稅效益就有將近50萬,更遑論股票跟固定收益間商品之間,淨值的波動降低,還有殖利率穩定度的提高,讓投資組合更穩定、更安全的無形效益。

綜觀結果,做這樣節稅規劃的人應該不少,原因就在於高稅率。在規劃上:個人戶就會轉換所得來源,資產的大戶就會以海外投資公司的名義持有股票,頂級富豪就會直接變成新加坡人,這樣省事(稅)。

不合理的稅制,反而越加稅,稅卻越收越少,而上面的規劃,就直接讓台股的AUM(編按:Asset Under Management,資產管理規模)減少4000萬元,當投資台股的AUM不斷的減少,想要靠提高週轉來救成交量,是本末倒置,不如用分離課稅,合理的課稅,吸引更多投資人投資台股,這才是解決之道。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