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買中國》別用過去的中國,想未來的中國,你會錯失賺一倍的機會!

名家剖析》出口硬著陸,為何看好它再漲3季? 上海現場》全球最瘋狂,習近平4大理由必拱高陸股 台灣衝擊》這場瘋牛行情,竟成兩岸企業實力轉捩點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走進上海,阿嬤帶孫、九○後滑手機都是在下單。26年前台灣全民瘋股畫面,重現中國!(攝●楊文財)
圖片放大

上海,6月10日清晨,美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宣布其MSCI指數仍不納入陸股,9點半,上證開盤一度出現近2.5%的跌幅,卻一路緩步往上、一度翻紅,終場僅小跌約0.5%。

《商業周刊》團隊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現場,見證這個全球最大交易量證券市場歷史的一刻。儘管,落空已經早在行業內專家的預期中,站在全球的高度,誰都不敢忽視中國這股紅色浪潮。

股市瘋,大媽全在買股
沒MSCI照漲,大腕媽媽半年賺1.5億

看在機構法人的眼中,這個利空竟然變成利多,華安基金經理人翁啟森認為,「中國股市成交量兩萬億(人民幣2兆元,約合新台幣10兆元),已經不需要MSCI來證明什麼了。」他認為外資越晚進入中國市場,反而卻可能幫陸股延續漲勢;另一位法人更打趣說,「200億美元?一個市的大媽湊一湊就有了!」就在這個「利空」宣布當天,上海浦東新區一家兒童英語機構的家長等待區,出現了以下的對話:

「唉呀!你們有沒有聽晨晨媽說,她過年前放了1千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5千萬元)給私人基金,現在已經變成4千萬(約合新台幣2億元)啦!」

「上次我們小區(社區)那個保安(警衛),幫住戶送東西進去,剛好幾個大腕在講股票,他一聽就買了20萬,3個月已經變成38萬咧!」

「還說呢!連我們司機也炒股賺了200萬……。」「唉!我都沒進場呢!就等著它大跌想買,怎麼就不大跌啊?你們說怎麼辦呀?」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