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股災大崩盤,0050、006208…該繼續存?為什麼指數型ETF是財富成長的最佳選擇?

理財W實驗室/黃御維 Wilson

我是一名證券分析師,目前任職於證券業,個人投資經驗超過9年,接觸過各種金融商品與投資工具,也遇過市場的大小風浪,我創立「理財W實驗室」是希望傳達更多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想法給你,希望你能因為的文章或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減少許多在投資路程的冤枉路。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圖片放大
摘要

過去40年,美股個股中位數回檔達85%,即使最優秀的股票也平均下跌72%,許多股票需多年甚至無法恢復高點,顯示股市波動劇烈且不可預測。投資人情緒常影響決策,導致過早買賣與過度反應。

相比之下,指數型ETF(如S&P 500、0050)雖仍有回檔,但幅度相對較小且最終能創新高,能分散風險、減少情緒干擾,因此是長期投資的穩健選擇。

轉眼間,今(2025)年已經過了8個月。市場近期漫天飛舞的消息都是「股市創新高」,尤其近期美股的超級財報週與關稅議題逐漸鈍化,進一步帶動股市頻頻創高。

回首4個月前,你還記得我們經歷的一場極度恐慌的熊市崩盤嗎?沒錯!對於任何長期投資人來說,股市的飆漲與回檔往往是無可避免的挑戰。

根據華爾街分析師Michael Mauboussin最新的研究報告,若你沒有超越常人的忍耐力,你面對股市的上下波動會非常痛苦。

Mauboussin針對1985年至2024年期間,所有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段期間的股票曾遭遇過85%的中位數回檔(從最高點至最低點),而這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情況。

更糟的是,超過半數的股票,從未能完全收回損失;而那些能夠回到先前高點的股票,過程卻漫長,平均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之前的水準,平均的意思也表示,更多股票要花更長時間才會恢復。

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樣的漫長回升無疑是一種心理上的巨大考驗。

選股能力出眾,也無法避免大回撤

上面的數字僅針對「中位數」而已。那麼,如果你選股的能力遠超過平均水平,你幸運地選擇過去40年內表現最優異的20檔股票,這些股票仍然經歷過平均72%的劇烈回檔。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Apple的股價曾經跌幅高達83%,Nike也一度失去了66%的市值。即便是過去20年來表現最強勁的Nvidia,股價曾經下跌過90%以上。而最為人熟知的Amazon,當年也曾從歷史高點下跌達95%。

這些數據再度證明,股市的不可預測性。

儘管如此,這些極端數字為我們提供了關於股市運作的額外洞見,特別是在情緒驅動的投資行為和市場反應的問題上。

情緒主導多數投資決策

長期來看,股價表現應該與企業的利潤同步增長。當公司的利潤上升時,股價通常也會隨之攀升。然而,問題在於,股價的變動並非總是那麼理性。

「往往股價會偏離企業的基本面」這一點在1970年代的研究中獲得證實,研究指出投資人往往會根據最容易獲得的資訊作出決策,但這些資訊未必是最準確的。

再加上我們很容易在不同的市場情緒氛圍中,做出不同的投資判斷,像是:
牛市中的我:賣出太早,買進太晚。
熊市中的我:買進太早,賣出太晚。
牛市中的我:我是不是天才?
熊市中的我:我是不是傻瓜?
牛市中的我:這盤勢會永遠持續下去。
熊市中的我:這盤勢永遠不會結束。

我想你應該聽過很多親朋好友曾說過:「如果今天股市再度像4月那樣崩盤,我會勇敢地借錢全部梭哈進去!」

諾貝爾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於1980年代發表的研究也揭示股市有過度反應現象,股市的表現極端時,往往會產生反轉現象——強勢股可能會落後,而落後的股票卻經常超越預期,這也顯示出投資人在面對消息時的情緒反應常常過度,推動了股價的劇烈波動。

已故的投資大師查理·蒙格則更為直言:「如果你無法冷靜地面對市場價格下跌50%的情況,那你就不適合成為普通股東。」

他強調,股市波動本身是長期投資的一部分,而接受這一現實,是每位投資人必須具備的心態。

極端的股市波動:理性與非理性的邊界

股市有時會出現極端的波動,而這些波動往往是有其合理性。例如,Nvidia今年1月的股價下跌17%,正是因為市場預測到來自競爭對手的威脅;蘋果的股價下跌了約14%,是由於iPhone銷量放緩、AI領域的競爭落後以及關稅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然而,無論是基於實際情況,還是情緒驅動,股市的波動始終無法預測,這就是投資的現實。不過,有一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減少這一不可預測性,那就是透過指數型ETF(編按:又稱為大盤型ETF、市值型ETF),例如國民ETF的元大台灣50(0050)或富邦台(006208)來分散風險。

指數型ETF:財富增長的最佳選擇

正如Mauboussin的研究顯示,所有股票經歷過85%的中位數回檔,而即便是表現最優異的那些股票,也難以避免72%的回檔。但令人欣慰的是,像S&P 500這樣的指數型ETF最大回檔幅度僅58%,這個數字雖然仍非常可怕,卻遠比個別股票的回檔來得輕微,沒有波動就不會有可觀的報酬。

此外,個別股票在回檔後並非全部都會完全恢復。但指數都會回升,並且會顯著超越其先前的高點,如同現今的股市一樣。

選擇指數型ETF的另一大優勢是,它能夠幫助投資人減少情緒的影響,從而在享受優質公司股價增長的同時,降低回檔所帶來的風險。指數基金的廣泛分散性,使得它不會被單一股票的劇烈波動所影響。

儘管選股可能讓人覺得充滿挑戰與樂趣,但根據上述的研究數據,選股並不是最可靠的財富增長方式。相對而言,選擇指數型ETF更為穩健,因為它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情緒波動,並在分散風險的基礎上享有市場上大部分優秀股票的增長。

這也是為什麼在長期投資中,指數型ETF被視為一個值得信賴的選擇。

延伸閱讀
「不追飆股、穩穩賺」才是勝利之道?解析巴菲特的獲利秘辛:空頭時賠得比別人少
未來無法預測,為何仍有人想預測市場?當心!人性的「這點」恐讓你一直慘賠
8月ETF配息榜》00878、00929、00940…26檔ETF接力除息!這3檔配息率最亮眼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