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股市劇烈震盪,許多投資人焦急想賣股,但若未行動,是否反而避開虧損?本文提醒投資人:接受市場波動、避免情緒操作、檢視投資初衷、保留現金加碼、並穩定主動收入,是度過股災的關鍵心法。
「我的股票全部跌停!要賣嗎?」才一開盤,就接到學姊的訊息。
似乎是怕上班的我沒看到,過了1分鐘,直接打語音來。
「我在上班啦!怎麼了?你不是有傳訊息了嗎?我有看到。」我說
「不好意思,但是我真的很怕,第一次遇到這種無量跌停,之前在醫院賺的錢我全丟股市,我資產已經縮水50萬元了。」
「你有融資融券嗎?」我問。
「沒有!那個我不會。」學姊回的很快。
「那就好,關掉電視,想想你投資的初衷,靜待花開。」
「我的花都謝了還開,超想賣!」學姊吐槽。
「跌停是無法賣出的,這個問題你就不用煩惱了。」
「哎!說的對,我決定關電視出去散心,不看了。」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川普全球降稅,黑天鵝瞬間被抓走,台股幾乎全部漲停。
「幸好那天有跟你聊,也幸好那天跌停鎖死,不然一打開我早就賣了,哪還等的到漲停! 」看到這個訊息,我簡直啼笑皆非。
4月開局真的非常動盪,在下跌的那2天,我身邊同事和朋友無一不眉頭深鎖,跟去年講到股市就眉開眼笑、口沫橫飛的樣子截然不同,可見大家真的用情很深。
但畢竟股市起落是正常,投資者都是從股市的波動賺錢的,如果每次遇到這樣的動盪就一驚一乍,不僅情緒上來會做出錯誤的決定,連工作效率都連帶被影響。。
以下,分享幾個股市大跌來臨時的心態調整,幫助你回到理性思考。
1.接受波動是投資的一部分
沒有永遠上漲的市場。股市的長期報酬雖然不錯,但短期內幾乎無法預測,任何事件(如戰爭、疫情、升息)都可能造成劇烈波動。歷史上像2008年金融風暴、2020年疫情崩盤、2022年科技股回調等,每次都讓人以為天要塌了,但事後看其實是低點的機會。
投資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短期的下跌看成永久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