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投資新手可依需求選擇適合的存股標的:
1.高股息ETF提供穩定現金流,適合防禦型投資人。
2.市值型ETF(如0050)隨大盤成長,適合追求資本利得的人。
3.金融股穩健且具配股優勢,但成長與現金流表現中庸。
4.0050成分股則適合個股投資,因這些成分股本身市值大、資訊透明,出差錯的機率相對較小。
近期幾位老鐵說他們是小白,比白色還要白、連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是什麼都不知道的那種,問我市場有那麼多標的可以選,那要存什麼比較好?
沒關係,每個人都是從零開始,我快速列舉一下幾個方向,你可以從中挑選合自己胃口的來存,大方向我可以幫各位整理,但各標的特性還是得自己做功課才行。
1.高股息ETF
這類ETF的成分股會優先以股息分配為主,盡可能挑選殖利率高的標的,既然追求高股息那成長性方面可能會略顯不足,但另一方面來看波動幅度也沒那麼劇烈,比較適合穩健、防禦型的人。
高股息的最大優點就是殖利率高、現金流強,你可以依照不同的配息月份組出每個月都有現金流的組合。缺點就是成長性較不足,成分股表現差的話可能出現配息減少、大盤漲但高股息漲不起來的情形。
另外個人認為高股息相當適合用來借貸存股,看你要借貸買進或是把它當擔保品質押都適合,因為穩定性好、現金流高,可以平滑開槓桿的風險。
2.市值型ETF
追求的就是指數成長與資本利得,如果是0050(元大台灣50)或006208(富邦台50)成分股即為台股市值前50大的公司,走勢大概就是跟著台股指數去走,跟高股息一樣,近1年、2年也有許多涵蓋不同選股邏輯的市值型上市。
依照大盤長期向上來看,你持有這類ETF就可以完整參與市場,但如果遇到大盤回檔20%、30%這種等級的股災,股價也可能跌得很劇烈,較適合積極、主動型的人。
市值型最大的優點就是你可以無腦參與大盤成長,基本上持有時間夠長,你就可以賺到豐厚的資本利得,缺點就是殖利率低、現金流差,特性跟高股息恰恰相反的意思。
3.金融股
過去大存股時期的主流,現在慢慢被ETF取代了,不過金融股還是有其優點,因為金融業在台灣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間金控更是官方認證「大到不能倒」,如果遇到股災國安基金要進場,這幾間都是國安基金的口袋名單。
個人認為金融股的最大優點就是相當穩甚至比高股息穩,而且它有配股優勢,雖然現金流差一年只有一配,但看你要抱波段、長期持有其實都可以,想穩健想積極也可以根據官股、民營去挑選適合自己的金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