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升息加體感貧窮!資深投資人:推升資金湧入這3種類股

一位浸淫市場近三十年的大戶,分享投資風向、股市內幕和理財心得。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摘要
  1. 台灣部分營建股、金融股、資產股,都開始吸引到足夠的資金回流,股價表現不俗。
  2. 許多題材股除非是業績很差,或本業獲利大幅衰退,否則如果有耐心等待,輪流上漲的機會都不小。
  3. 債券的部分,即使美國降息時間延後,最遲仍會在第三季有動作,所以無論是資本利得或債息都有利可圖。

由於投資人已經漸漸對美國聯準會(Fed)暫時不降息感到釋懷,市場焦點轉向各家企業陸續發布的財報,以及預測未來的展望。

哪類台股有成長空間?

台灣半導體及AI相關公司的成績依然亮眼,倒是在近期股價整理的波動中,受惠於預期通膨、甚至是民眾對物價「體感上漲」的程度提高,以及因為升息帶來的利差擴大,與很多金控股提高股利分配的緣故,部分營建股、金融股、資產股,都開始吸引到足夠的資金回流,股價表現不俗!

許多題材股,除非是業績很差,或本業獲利大幅衰退,否則如果有耐心等待,輪流上漲的機會都不小。當然,主流熱門股仍會集中在在高科技類別上,不過相關股價已不便宜,必須考量到報酬與風險,切記一味追高不一定正確。

對抗通膨的必要手段

通膨的效應會持續讓台灣人有感,貨幣實質購買力會降低。對抗通膨的主要手段,包含不動產、黃金,以及擁有高現金殖利率或業績成長的股票。

至於債券的部分,即使美國降息時間延後,最遲仍會在第三季有動作,所以無論是資本利得或債息都有利可圖。

老實說,此時若只有保留現金,潛在的貶值風險更大,必須積極理財,才能避免資產被通膨巨獸吃掉。

台灣的薪資水準仍不夠高,年輕人必須早早就要有理財的意識,但投機與投資往往在一線之隔。保持耐性、認真研究、做好資金控制分配,都是必要的心態與動作。千萬不要懶惰,才能儘早實現財富自由。

延伸閱讀
1月以來首度放緩降至3.4% ,美國通膨降溫了?
受惠通膨的食品股有哪些?這1檔冷門食品股,成長動能強勁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