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好難?試試最經典的「6個罐子理財法」,讓你現在夠用,並存下未來!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資人之一,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多次倡議耐心的重要性,他曾分享,自己曾買過一間被低估價格的汽車零組件公司的股票,以每股約1美元(約合新台幣31 元)買入,持續買好幾年後,以每股15美元(約合新台幣465元)賣出,賺了8,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億4,844萬元)。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總結蒙格幾個關鍵投資心法。一是戒除短利,別等到股票價格到低點時才買入,因為你很難預測股價的高低。比起價格,更應該重視「價值」,一旦找到價格合適的「偉大企業」,就應該長期持有,因為平價的好貨,比便宜的爛貨,更有成長價值。

二是要有遠見。早在2003年,正當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肆虐中國、經濟情勢未朗時,蒙格與團隊就已經在投資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汽車公司比亞迪。近20年後,比亞迪成為全球電動車霸主,而蒙格也在比亞迪股價高點時,出售133萬股比亞迪股票、套現約4,7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4億3,164萬元),靠著多年來未減少持有而賺進33倍利潤。

從蒙格身上,可以學到耐心、長期持有,比起短期殺進殺出,更容易累積財富。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眼前的獲利或虧損,就想從股市出場?

要克服損失的恐懼,也要克服獲利的誘惑

《關於人生,我這樣投資》中,用諾貝爾經濟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損失規避」理論(loss aversion),來解釋人為什麼短視。損失規避是指,人避免損失的渴望,比起獲得東西的渴望,更為強烈,因此在股市中,面對虧損風險,在心理層面無法承受對於失去的恐懼,所以脫手出清。

不過,「勇於面對風險」,不是要你閉上眼睛、不看任何風險,而是好好思考你的每個決定。在《複利的喜悅》中,引述蒙格的一段話:我有一招可以改善你財務的福祉——給你一張只有20格的打洞紙,這代表你這輩子所能做的所有投資選擇,一旦你知道你的條件是有限的,就會審慎看待自己每個決策,也會敢對你所做的選擇大筆投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