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老是情緒不穩定,會嚴重影響下屬...心智健身訓練師:領導者的身心狀態,決定團隊的好壞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然而,壓力和不確定的環境具備的某些特性,會導致領導者無法成為高成效的「救星」。在壓力下,大家往往會負面偏誤增加、感知窄化。壓力也往往會限縮領導者的決策範圍,領導者仰賴的意見少了,採納的角度也少了。領導者更容易受到偏見影響,特別偏好那些可加強自身觀點的資訊。失調的領導者也比較容易退縮、限制資訊流、減少參與決策的人數。領導者為了控管自身的焦慮感,更會每件小事都要干涉,塑造出其他的僵住控制結構。領導者做出這些行為,追隨者往往會產生冷漠感、無力感、不滿加劇。

我教過的資深領導者,有很多都表示,在時間壓力下,他們無法讓身心系統待在身心容納之窗裡頭。進取的高成就者,還有許多這類的領導者,都是努力逼迫自己和屬下,才取得成果,也因此獲得獎賞。他們承認,為了在追隨者的面前樹立榜樣,經常會無視自己的極限,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充分的睡眠。做出這樣的選擇,身心容納之窗只會進一步窄化。

結果導致決策蒙受其害。他們承認,自己忽略了行程需要「空白時段」,也沒優先照顧自己。

然而,等他們了解身心容納之窗,尤其是領會到領導者的身心容納之窗扮演關鍵角色,可以為組織裡的其他人提供安全的根據地,此時就會終於理解到,領導者照顧自己,是幫助組織壯大的必備要件。

簡單來說,領導者優先照顧自己,保持在調節良好的狀態,就可以稱作是優秀的領導者。這類領導者有充分的睡眠,持續進行體適能和心智健身訓練法,對親密關係投注心力,照顧自己在智識、情緒、生理、精神上的需求,所以身心容納之窗比較寬闊,而自己和所屬的組織面對挑戰,也能順利度過難關。

在定下意圖及展現私人願景和事業願景方面,這類領導者顯得更有成效,也更審慎。他們更善於協助所屬團體看清大局,並設立共同的使命。他們比較會去培養所屬團體的能力,讓團體試試看做生意的新方法,以客觀的態度評估結果,一起學習,並據此調整。他們比較會任由事件展現,然後當下做出有成效的因應,不會試著塞進不適當的應變計畫或腳本。

這類領導者比較會去看清並承認全局。就算正確的事情很困難或不受歡迎,他們也比較會做出正確的事情。他們比較會看清自己和部屬的毅力、缺陷、極限,有利打造出技能互補的團隊。對於別人提出的意見,他們比較不會有防衛心,比較會開放心胸接納。他們打造出的職場,更茁壯、更包容、更多樣化,充滿尊重心、幽默感、連結感、創造力。

也許最重要的是,領導者優先照顧自己,保持在調節良好的狀態,就等於是向追隨者表示,在工作使命上,自我調節是關鍵必要的層面。

​​延伸閱讀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的貼文與照片,不禁覺得自己過得很寒酸?韓國知名教授:想要過得更幸福,先放下比較心態
工作可以騎驢找馬,但離職時盡量好聚好散...資深人資教你,工作愈換愈好的4C原則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