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主計處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84%,連4個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也是今年最高,今年第6度突破2%,並攀上8年10個月來新高。
主計總處表示11月主要是油料費大漲35.8%,加上水果、蔬菜分別大漲24.74%、12.91%,蛋類、肉類漲幅都不小,因此整體年增率再創今年新高。在王品、鼎泰豐、漢來美食、麥當勞、肯德基等知名業者調漲價格後,泰式餐飲龍頭瓦城、速食業者胖老爹昨天也宣布漲價,瓦城漲幅約在3%、胖老爹則漲約5元。
這些都應該算是落後資訊了,相信比較敏感,對價格有感覺的人,應該是今年的Q1~Q2就發現了,不用等到這時候。加上新年度確定調漲基本工資到2萬5,250元,時薪為168元,那這些餐飲的物價更是鐵定要上漲才行。
為何調高基本工資,物價就要漲?
或許有些人疑問:「為什麼基本工資調高,這些物價就一定要漲?」其實調高也不是壞事,只是對大多數中產階級是壞事,這在當時有發文跟大家分享過,第1,大多數上班的人領的不是最低工資,除了一些社會新鮮人,或者外籍勞工之外,大多數上班的人不是領基本工資。雇主也不會因為基本工資調高於是幫忙加薪,通常時間一久,還會刪減人力來因應。
第2,時薪調高對打工的人確實有幫助,對於依賴打工過生活的學生族、二度就業的中年人來說,這有幫助。對於社會最弱勢的族群這塊算是很重要,要不然社會容易動盪。
第3,資方成本提高,連鎖集團較能轉嫁給消費者,許多人也許不清楚,集團的採購成本可以很低,但是給予員工的薪水假設是月薪3萬5,000元好了,那大概老闆每月的成本要多6,600元,也就是3萬5,000元+6,600元=4萬1,600元的成本。
勞健保、退休金,這些當然都是法規所訂,這沒問題,而員工也會認為「我還沒實拿到3萬5,000元呢!講什麼4萬元?」但雇主這邊的確就是要花到這麼多的成本,那如果該生意模式無法創造出利潤,除了倒閉歇業,就是刪減人力來處理。
當基本工資拉高的過程中,許多中小企業的成本確實拉升了,那產品或服務如果沒辦法漲價的話,整體營運就是要往下走了。這是個很複雜的議題,只能說交給大人們去煩惱就好。
「穩定工作」已不復存在,做出「難以被取代」優勢成關鍵
讀者要記住,想盡辦法做出「難以被取代」的優勢,舉例來說:就像很多Youtuber都是年輕人,有做出特色的,讓閱聽者就是想要看他的影片,這就是他,獨一無二的他。能夠創造出源源不絕內容產出的人就是王道,而不是單純以為「當Youtuber應該就很好賺」,只要沒辦法做出特色,或者是持之以恆,那很快就被茫茫人海給淹沒了。
在學生時期,許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就是「當業務不穩定」,爸媽說要找「穩定的工作」。例如:「當業務要求人」、「當業務似乎要低聲下氣」、「賣東西我不會賣耶」、「賣服務誰要買?最好免費!」但出社會愈久之後,哪有所謂的穩定?這社會不停的在改變,連物價都飛天了,假設20年前,每個月穩定3萬元稱作穩定可養家的薪水,現在夫妻合計6萬元只能很吃力的在都市裡苦撐著。三不五時還要老家的爸媽贊助幾千、幾萬元才行,這些都是真實的社會狀況,只是大家不好意思說出來而已。
我們的學校教育並沒有教什麼理財的事情,大多數可能都是畢業後才慢慢學習,家庭理財、投資股票、自住房產的買賣、基金的內扣費用判斷、個人保險的觀念、現金流的分配等等,明明都是人生大事,卻要拖到30歲或40幾歲才胡亂摸索出一些學問,這塊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去學習。
房租還會繼續漲,外食也是,目前各項數據顯示都還沒停歇,提供給讀者參考,大家都要愈過愈好。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主計處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
延伸閱讀
他從事餐飲業月入逾10萬,想靠投資打敗通膨…「從現股玩到融資、期貨、選擇權,換來1個月賠掉60萬」
「看別人開名車、買千萬房好羨慕,自己卻沒有動力為生活拚命…」一位31歲仍住家裡的台北人告白!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