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在今天,投資本身已經不只關乎投資的收益,而更是財富的保值和增值。台灣的最高個人所得稅率是40%,要依靠工作積累財富顯然不易。甚至可以說,在現代的經濟體制下,除了極少數精英能持續領著超高薪,或領到公司大量的股票(或股票選擇權),以維持生活水準或創造財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投資所代表的結果勢必是財富的落後、生活水準的倒退,甚至是退休後的隱憂。
家庭收入跟不上整體經濟的成長
2014年,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發表了一篇專文,指出從1945年開始,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隨著整體經濟生產力的提升而增加。到了1970年代中後期,整體經濟生產力持續提高,但家庭收入中位數的增長卻呈現停滯現象。原因在於,整體經濟生產力的提高往往是因為資本投入自動化設備與科技研發的結果,所以公司除了給勞工適當的報酬,也必須給股東或投資人適當的回報。
這對一般人財富的影響是,光依靠自己勞動生產力創造的財富必然有限,因此得仰賴資本的生產力幫忙創造財富,才能早日實現財富自由。有句俗話說「讓你的錢工作」就是這個道理,財富的積累必須靠投資來完成。
量化寬鬆造成財富縮水
2008年因為金融危機,聯準會首次實行量化寬鬆,資產負債表從不到1兆美元大幅增加到2014年底的4兆5,000億美元。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聯準會進一步實施無限量化寬鬆,資產負債表在5月18日突破7兆美元。問題是,這麼大的貨幣供給量,美國為什麼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對於這個現象,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首席國際經濟學家托爾斯坦.斯洛克(Torsten Slok)這樣寫道:「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擴張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增加貨幣供應。只要這些貨幣是流入資產交易領域,而非現實經濟交易領域,就不會造成通貨膨脹。」也就是說,聯準會量化寬鬆的資金透過國債、公司債、貨幣市場基金等金融商品的購買,進入了資產交易的的領域,而沒有流向貨物交易的市場,因此造成的結果不是貨物的通貨膨脹,而是資產的通貨膨脹。
英國央行指出如果沒有英格蘭銀行的量化寬鬆政策,英國的失業率會更高,破產的公司會更多,經濟成長會更低。當時英國央行的資產購買計畫(即量化寬鬆)幾乎全以英國國債為主,卻造成投資人對其他資產如股票需求增加,促使上市公司的股價上升。同時,量化寬鬆政策的施行造成國債價格上漲,債券預期收益率下降,銀行利率也因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而跟著下降,存款收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沒有擁有資產、只擁有存款的人來說,量化寬鬆政策對財富產生的影響反而是負面的。
持有金融資產比重決定財富水平
由於預期資產價格上漲,擁有資產的人成為量化寬鬆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聯準會在2020年3月23日宣布實施無限量化寬鬆,雖然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在5月中才突破7兆美元,但3月23日當天就是這次熊市的谷底,市場再也不回頭。華爾街已經了解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而因應的最好方法就是跟著買進資產。
在亞洲,由於房地產持有成本低,不像美國有高額的房產稅,因此過去幾十年成為投資人的最愛。但隨著全球房價普遍上揚,房地產價格已經超過一般人可負擔的範圍,同時由於租金收益率降低,房地產的黃金年代已過,或許個別建案還有發揮空間。但是如果從經濟發展和資產增值、保值的角度來看,為了因應全球央行聯手的寬鬆政策,預計能夠源源不絕產生獲利的優質公司股票和ETF等,將成為資金追捧的對象,也將是實現財富自由的重要管道。
以美國高度成熟的經濟體來看,擁有股票、共同基金等金融資產已是一般人投資理財的主要方式。圖表「美國不同財富階層擁有資產類別的比例(2020年第2季)」顯示,2020年第2季美國最富裕的1%人民所擁有的資產,有59%集中在股票、共同基金和私人企業股權等金融資產,房地產和退休金帳戶資產只占17%。而財富底部的90%族群則以擁有房地產和退休金帳戶為主,占了64%,股票、共同基金和私人企業股權等金融資產只占11%。美國人民隨著富裕程度增加,擁有金融資產的比例也明顯提高。
從圖表「美國最富裕1%與底層50%之財富變化」進一步看到,從1900年第2季到2020年第2季這30年間,美國最富裕1%人口的財富從5兆美元增加到34兆2,000億美元,增加了29兆2,000億美元。而底層50%人口的財富則從7,400億美元增加到2兆800億美元,僅僅增加了1兆3,400億美元,兩者差距高達21.8倍。如果以百分比計算,30年間美國前1%人口的財富增加了5.8倍,而底層50%人口只增加了1.8倍,富者愈富的情況非常明顯。兩者財富增加速度的巨大差異和持有的資產有直接關聯,持有優質金融資產的比重多寡,則成為決定財富水平的重要分水嶺。
書籍簡介_我為什麼敢大膽買進暴跌股,挑戰獲利300%:巴菲特心法完全實踐者的投資告白
作者:張明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11/27
作者簡介_張明華
出生於高雄,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畢業,紐約市立大學財務金融碩士,曾在紐約、新加坡、台北和上海工作。在從事資產管理工作之前,具備23年歐美系企業與投資銀行資歷。
曾有17年時間任職花旗銀行中國區亞太客戶主管和美銀美林董事,專長於資本市場運作及投融資業務,並擁有商業模式未來發展的洞察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經驗。此外,有6年時間任職滙豐銀行管理大陸24省貿易及供應鏈的銷售總監、荷蘭銀行企業金融部助理副總裁,以及交通銀行總行徵信處分析師。
之後於全球領先的研究分析機構「易唯思商業諮詢公司」(Evalueserve Business Consultancy)擔任亞太地區副總裁一職,專門為Morgan Stanley、JPMorgan、BAML、UBS、Credit Suisse與Mizuho等全球性投資銀行提供行業與企業調研服務。
目前為優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Premium Asset Management Corp)創辦人兼管理合夥人,主要業務為對產業的研究與觀察,專注於投資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