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基金PK!過去半年績效20%以上的有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台灣的投資人對於「高息」相當熱衷,不論是真的有現金流需求、或是僅作為投資選股策略的一環,近年來,高息的熱度只增不減,以投資台股相關的主動式基金來看,規模在40億元以上的標的在過去半年,有2檔含息報酬率在20%以上,包含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以及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

今年以來截至2024年6月3日,盤點訴求高息的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40億以上的標的表現各有千秋,其中,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分別繳出23%、20%的含息報酬表現,另外,元大台灣高息優質基金也有15%的雙位數報酬(詳見表1)。

而2檔報酬率較高的基金,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同時具有累積型和月配息級別的選擇,觀察最新的月配息級別之配息情況,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不僅過去半年含息績效達20%,最新的當次配息率0.67%也相當亮眼,可以算是一檔有價差表現、又有高配息的高息基金。

主動式基金的好,可以依需求選配息或累積

提到配息,主動式基金的好處之一,就是不少基金同時會有不配息的累積型、或是配息型的選擇,以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為例,它有累積型跟月配息級別,且一樣納入近期很夯的收益平準金機制。

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自2023年9月12日成立以來,在今年4月第1次配息,金額為0.0846元,以除息前一日淨值計算當次配息率為0.68%,5月則除息0.0824元,當次配息率0.67%,最新將在6月17日除息,金額為0.0860元,連續3次除息金額都在一定水準之上。

對投資人來說,如果真的有現金流需求,配息級別的基金會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因為不需主動贖回部位,就不必面對擇時的風險壓力,且月配息加上收益平準金機制,每個月的配息水準也不會落差太大,方便投資人做現金流規畫。若僅將高息視為選股投資策略的人,則可選擇累積型,讓高息的因子作為資產的防禦機制。

另外,主動式基金因為經理人可以隨時彈性調整持股,所以投信的研究團隊、過去的風評等就非常重要,這部分除了觀察績效、配息情況外,也可以觀察各大基金獎的得獎名單,譬如,統一投信是各大基金獎的常勝軍,今年也獲得「2024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

運用時間魔法!定期定額避開「擇時」風險

不過,現在大盤已經來到2萬2千點的位階,就算經理人可以隨時彈性調整持股,還是有不少投資人會擔心,現在進場,是否買在高點?

任何市場都有波動,但從歷史數據來看,台股長期向上,投資人只要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就可以避開「擇時」風險,且即便從高點開始扣款,在「時間魔法」的作用下,甚至有機會贏過同期間自指數低點開始扣款的績效表現。

從2000年截至今年4月底,指數有3次明顯的波段高低點,其中有2次,若從高點開始定期定額,累積至今年4月底,績效會勝過該次自低點起扣,以2000年4月5日的高點10,186點開始,先投入1萬元,接著之後於每個月底投入1萬元定期定額,到今年4月底,累積出的績效達157%(詳見表2)。

如果投資人在當次的波段低點,即2001年9月24日的3,533點才開始扣款,看似幸運,但截至今年4月底,績效竟然輸給自高點起扣的表現,僅為153%。雖然差距不大,但實際的數據證明了定期定額的優勢─不必擇時,但需要靠著長期投資,來實踐時間魔法。

投資人除了定期定額,若擔心市場回跌,還可以採取停利不停扣,而非完全離開市場的策略,避免被嘎空手!進一步,還可在市場大幅下跌或跌破平均成本時加碼扣、或搭配單筆投資,累積財富的效果將更顯著。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