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集邦研究協理吳雅婷認為,台灣記憶體產業走到今天,只剩華亞科是有價值的代工廠,不如去思考整個產業還有哪些剩餘價值,還能怎麼利用?
也許高啟全便是預見了這樣的未來,與其讓美國與中國決定自己的命運,不如主動出擊,為自己,或也為華亞科爭取多一點機會,讓華亞科在美光陣營內的龍頭代工地位,不會太快消逝。
一位與高啟全認識二十多年的半導體業友人也表示,他一路從外商、台積電到旺宏、南亞科、華亞科等公司任職,不缺錢,現在也不缺名,「Charles(高啟全英文名字)以他的為人,他是很愛台灣的,他過去(中國),一定會為台灣創造機會。」
今天出走中國的高啟全,只是奏下第三部曲的第一顆音符,無論你是否認同、是否加入,這樂章只會隨著兩岸的競合大勢持續演奏下去。
【延伸閱讀】台塑昔日2個賠錢貨會因高啟全離開而有轉機?—華亞科、南亞科下一步預測
●華亞科
》最高累積虧損逾700億元
.可能出路1:等合作
成為美光與紫光合作代工廠
.可能出路2:找接班
另尋經理人取代高啟全
.台塑持股:32%
.美光持股:33%(握有技術與總產能)
●南亞科
》最高累積虧損逾2,330億元
未來轉入利基型市場-轉向車用、工業用DRAM,不再轉進新製程
.台塑持股:逾8成
.美光持股:未持股(技術授權)
註:華亞科與南亞科目前累積虧損已全數打消
整理:吳中傑
【延伸閱讀】過去只為個人舞台,現還要替企業找存活籌碼—台灣經理人前進中國3時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