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份理想好工作,收入竟只有父親的一半...

台大博士生:爸爸,別再怪我不爭氣!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博士學歷大學文憑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39471928
圖片放大

我退休的老爸,是四年級前段班;還在職場中的我,是六年級後段班。

我原本以為,我們兩個世代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是當我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突然驚覺我的收入只有我爸的一半!

這樣的差距,到底是來自年資?還是產業別?或是我們其實根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從客觀條件來看,我們這一代的學歷比較高,外語能力比較好,電腦使用能力比較強;上一代則因為年資比較久,所以對市場比較瞭解、對解決問題比較有經驗。但是這些並非一面倒的條件評比,為何最後出來的結果會是收入差距高達一倍?而且我還是以國內算是頂尖的學歷,在平均薪資待遇比較高的台北,進入一個很有發展願景的產業,領到不算太差的薪水,否則差距將會更可觀。

我納悶,兩個世代所面臨的環境條件,到底發生了什麼樣子的改變?於是我找了一些數據,希望能更清楚的理解我與我爸的兩個不同的世代,到底差異在哪裡?

先看支出
必要花費佔薪資比重:爸爸四成 我高達七成

首先,我比較了從1985年到2011年這27年間的經常性平均薪資以及經常性支出(註:因為沒有1985年以前的資料,經常性薪資是每個月固定可以領到的薪水,不包含加班費、獎金、紅利等薪資。)。

1985年,台灣的平均經常薪資為12,534元,到了2011年成長為原來的2.9倍,達36,803元。同時期,台灣的平均經常支出則從5,250元,變成4.7倍,達24,657元。

我將支出除以薪資,發現:27年前,我們的支出只佔薪資的四成左右,但是現在的支出,佔所得將近七成。當然,這種情況有兩種解釋:

一、我們現在的支出比27年前多太多了,例如有線電視、電腦、手機、網路這些支出都是30年前所沒有的;二、經過了27年,我們的薪資成長沒有跟上支出的成長?看來我必須要找出更多的資料來才能解答這個問題,於是我先從支出來分析。

1985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65.81,到了2011年成長了1.64倍,為108.01。這個1.64倍的物價上漲,可以想成就是原本一個便當50元,現在變成82元。在1985年的時候只要5,250元就能過一般、正常的生活,就算把通膨計算進去,現在也只需要8,610元,但實際上,現在卻要24,657元才夠。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