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觀念》出租房子,賺6%報酬率

越窮越不該買房自住

高房價成全民公敵,但打房效應只是一時, 有些上班族用薪水買房收租,賺進比定存高的現金流。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七個年輕人「團購」房子
買捷運宅收租,投報率比行情多一倍

買東西可以團購,買房子,也可以團購。年輕人沒錢買房,不用怕,找到志同道合、可信任的夥伴,透過資訊、專業交流,買房沒問題。

由七位六、七年級生組成的「有愛租屋團隊」兩年前成立,目前在新北市捷運站附近,共同擁有兩間房子出租,每人出資約八十萬元左右,租金的投資報酬率超過六%,相較雙北市租金行情二%、三%,六%投報率「很迷人」。

這七人,兩年前因為上投資理財課聽演講而認識,後來相約看房子,慢慢的,每個人的興趣、專長就出現了,有人喜歡找物件,有人喜歡裝潢,有人有房仲經驗,有人擅長財務,於是,七人團隊開始分工,共同投資。

一開始,他們便設定買房子要有現金流,不能因為買房子,影響生活品質。因此,租金投報率、物件管理、財務管理、如何出場,都仔細討論,也有共識。

以新北市捷運站附近一間三十坪中古公寓為例,兩年前以七百五十萬元買進,隔成五間套房,每間均含衛浴、簡單廚具、家具,買價加上每間三十七萬元裝潢成本,總投資成本九百三十五萬元,扣掉六百萬元貸款,再加上買房需要的雜支十五萬元,自備款共三百五十萬元,七人每人出五十萬元。

房間一間月租一萬元,五間共收五萬元,扣掉一萬元貸款利息,剩下四萬元,就每月分給七位投資夥伴;第二間也是這種操作模式,重點在於,不斷創造現金流。

「現金流」是他們投資的核心價值,要創造六%以上的高現金流,即高投報率,必須兼顧兩者,一是物件要「物超所值」,二是租金要高。

「沒有六%以上的投報率,我們不會出手的。」團隊成員之一、曾是上市電子公司員工的馬慈憶說,要有六%以上投報率,是為將來升息做準備,即,萬一未來利率升到四%,也能夠負擔貸款利息。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