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策略投資陸股 不錯失獲利機會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儘管中美兩國已簽署第1階段貿易協議,市場氣氛轉趨樂觀。但投資人仍須留意中美的敵對關係恐將會延續幾年、甚或是數十年,這是因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對美國構成挑戰,兩大強權之間角力難以在短期內解決,這是當前投資人需正視的課題。

經濟加速轉型
中國企業獲利增長強勁

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認為2020年中國股票市場存在許多投資機會。首先是中美雙方願意朝和談的方向努力,這是最重要的前提;其次,中國還有許多穩健的企業,且這些企業持續繳出強勁的獲利增長,同時也有許多優質企業獲得上市的機會,只是一般投資人對此尚未有深入的了解,這即是投資機會所在。

再者,就是政府態度的改變。目前中國政府也意識到不能只是一味管控,例如之前去槓桿政策後來就有所調整,避免對經濟影響太大,代表政府的管理能力較過往提升。而且,2020年是十三五計畫的最後1年,經濟平穩會是政策重點,這將會為中國市場提供有利支撐。

其實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爆發前,中國早已展開經濟的轉型。如今在中美貿易爭端浮現下,將會加速此過程,透過經濟改革的實施,將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轉型至由消費及服務所主導,逐步降低對出口的依賴(詳見圖1)。

長遠來說,貿易戰將迫使中國企業減少對美國科技的依賴;而事實上,現況發展也是如此,目前中國企業正致力於提升自身的科技能力。以華為為例,其基地台已經不需要從美國採購元件;華為的手機未來很可能不再需要依賴美國的元件。

另外,在政策方面,我們預料中國政府可能不會推出太多全面性、大規模的刺激方案,而是轉為推出具有支持性及特定針對性的政策。

日前有部分民營企業違約新聞不斷,很多人認為現在趨勢是轉變為「國進民退」,但我認為這對投資並沒有影響。「民退」主要是看哪些民間企業在退。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退」的民間企業,主要都是那些高度依賴政府補貼的企業;現在沒了補貼後,這些企業就因為拿不到融資而經營不下去,像這類的企業退出是好事,因為經濟效率差的企業離開市場,對整體經濟的長遠發展是好事。而且由趨勢來看,民營企業占比在提升中(詳見圖2)。

在這樣大環境的前提下,面對2020年的中國市場投資,可採取下列2策略:

1.順應市場波動:中美之間的較勁關係或將會持續,我們認為,這意味著與中美關係和市場波動有關的雜音將持續存在。不過,由於陸股是由散戶驅動,所以波動偏大是正常的,如果投資者因此而卻步,就會錯失許多機會;重要關鍵在於投資人如何順應波動,化挑戰為機遇。

投資人應對波動的方法是:摒除市場雜音,在優質公司價值被低估時積極投資。

2.接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現實:投資中國時,需要直接面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這一現實。如果在網路搜尋有關中國「放緩」及「衰退」等字眼,就會發現大量對中國經濟前景感到悲觀的文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觀點是正確的,但我們並不在意。事實上,我們欣然接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現實。中國經濟放緩,是因為它正在轉向以內需與服務為驅動,以實現可延續更久的增長。

因此投資人不需因為中國經濟放緩而對陸股感到卻步。只要精挑股票,依然能夠在中國經濟增速趨緩的大環境下,獲取良好的投資成果,我操盤的基金就繳出相當不錯的績效。

另外,2020年中國股市另一個特點是個股表現會比較分歧。因為隨著競爭加劇,產業優質的公司有能力擴大市場份額,尤其是在保險、教育服務和醫藥股等產業。

以醫藥股為例,近期中國因為帶量採購政策導致醫藥股的波動加大。但我們認為帶量採購會加快產業整合的速度,技術含量低的企業會持續被壓抑。雖然藥價下跌,但這會促使製藥公司加碼對新藥的研發,而現在研發金額跟以前相比愈來愈龐大,不利資金較少的中小型企業。大公司資源較多,且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即使部分藥品因為帶量採購造成影響,還有其他藥品可以彌補,受到的衝擊較小,因此在投資上還是應聚焦具研發能力的大公司。

儘管中美關係變化仍會是2020年的主要風險,但現在市場對川普(Donald Trump)政策已較熟悉且能預期,估值也沒有過熱,故我認為策略就是Stay in the market(留在市場內)。雖然很多人還在猶豫,但牛市通常都在猶豫中展開,最好不要輕易離開市場。

延伸閱讀
聰明配置資產 保值又抗通膨
投資績效每年贏大盤6%,累積2千萬資產,上流哥: 19年實證,價值投資可戰勝大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