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賣過鯛魚燒、住1坪小房間,韓國富爸爸從負債到百億身家:勞動是成為有錢人重要的過程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摘要
本文作者朴成賢出身於貧困家庭,是社會最底層的「土湯匙」階級,父母親留給他的只有「債務」,1999年剛出社會時僅能租得起漫畫店鍋爐室改造的不到1坪的小房間,幾乎一無所有的他就在大企業上班18年,過程中日以繼夜拼命工作,但也理解到勞動力會隨年歲增長下滑,故開始學習投資,他翻遍市面上所有理財書籍,在書海中尋找萬無一失的投資方法,終於在後來學會分批買進和分批賣出的系統化投資方法,並在40歲初頭時達到財富自由,現金資產達100億。

為了賺錢,我曾嘗試透過勞力賺錢,也曾嘗試投資。我曾賣過鯛魚燒,也曾在大企業擔任過副社長,因為我有豐富的勞動經驗,所以有充分的資格談論當時的事。

投資亦是如此,我有投資不動產、股票、美金的經驗,甚至有達成財富自由的成果,因此我認為自己的建議能給予他人幫助。

一直以來,我都秉持著「挖一口井,就擁有一口井」(編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之意)的信念,從勞動到投資,我嘗試過了各種賺錢的方法,發現有侷限性。我領悟了一件事,單憑勞動與投資就想成為財富自由階段的有錢人,必須擁有相當程度的實力與經驗。

所幸,近年來我因為「經營事業」,體驗到「賺錢王道」的滋味。

透過事業,我完成了勞動100年左右、投資30年才能獲得的成果,相對於前兩者,事業僅只靠1年就能達成。話雖如此,我並不是要你立刻停止勞動和投資,且立刻創業,反而是相反。

回想起來,多虧我靠勞動努力工作賺錢才能埋下投資的種子,透過投資領悟資本體制,進而明白事業本質,這一切都始於「經驗」。

「憑勞動是無法成為有錢人。」
這句話是錯的,勞動是成為有錢人非常重要的過程。

「投資是高風險、高報酬。」
我認為這句話也應該改一下。
「持續累積低報酬的經驗後,就能變成高報酬。」


另外,擁有安全的投資習慣會對成功經營事業有很大的助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