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資深財務長劉心陽在著作《會賺錢的人都這樣讀財報!》中說明現金流量表能揭示企業真實的財務體質。本文以台積電為例,其2024年營業活動現金流強勁、自由現金流為正,顯示本業獲利穩健。
2.投資活動雖現金流出龐大,但主因為資本支出,展現技術投資力。
3.以損益表、資產負債表交叉分析,有助確認獲利品質與償債能力,現金流健康的企業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台積電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先進的製程技術,想要維持技術領先,就需要持續投入龐大的資本支出(即「取得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用於研發和擴建新生產線。故而資本支出,永遠是台積電法說會上的關注焦點,此點從財報上也可看出端倪。2024年,台積電投資活動淨現金流出8,648億元,總金額看似龐大,但仔細看會發現,主要都是用在資本支出上面,金額為9,560億元。
與籌資活動現金流有關的會計項目變化
籌資活動現金流要留意的是資金來源結構,關切重心擺在資金來源,究竟是來自融資性的借款較多,還是向股東籌資的比重較高?因為借款的償債壓力比較大,資金成本較高,財務風險也較大。因此,分析時會觀察何者比重較高,藉以研判公司財務體質。
台積電2024年籌資活動淨現金流出3,463億元,主要是發放現金股利3,630億元,反映了台積電強勁的獲利能力和對股東的重視。這對於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正面的訊號。
步驟3》與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綜合比較
綜合損益表vs.現金流量表
投資人在分析公司時,除了關心現金流狀況以外,還必須關心公司的獲利品質。像是每1元稅後淨利,實際上究竟有多少現金的支撐?算法是將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量與本期淨利做比較(也就是獲利含金量,詳見4-1),比例愈高,獲利的品質愈好,最好是比例能高於1倍。
2024年,台積電現金流量表上的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是1兆8,261億元,綜合損益表的本期淨利是1兆1,724億元,比例為1.55倍,獲利品質良好。
如果一家公司損益表的帳上獲利,現金流量表上的營業活動呈現淨現金流入,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如果帳上獲利,營業活動卻是淨現金流出,表示公司有獲利但缺錢,此時獲利含金量成為負數,應該進一步探究真正原因,例如是否應收帳款天期過長,收回較慢?或是存貨增加造成資金積壓等等。
如果是綜合損益表上虧損,營業活動是淨現金流入,通常是大舉進行資本支出,後來現金開始流入,但龐大的折舊費用與利息費用壓得公司損益表上一直紅字連連。但如果是稅後虧損,又是淨現金流出,這就很慘了,很可能是產品生命週期衰退,慘淡經營中,倘使長期如此,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有些人則會比較「營業利益」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把比對範圍更縮小到本業對本業。不管是用何種比較方式,如果公司損益表呈現長期獲利,但一直無法從營業活動賺取現金,這種狀態肯定是不健康的。
財務長教你看重點_本業不佳的公司,要注意其獲利來源
分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應結合企業目前的投資專案進行。倘使是毫無章法的胡亂投資,看不出可以增進本業長期發展效益,或是被投資標的本身就是一個錢坑爛殼,此時都得要特別小心。
一些本業乏善可陳的公司,卻把大筆資金投入在金融商品,特別是股票操作,本質上已經形同投資公司。這種公司在紡織、營建、機電或是產品過時的電子產業中特別常見。投資人在看到帳面上獲利數字的同時,一定要進一步分析它的獲利來源,以及現金流入的來源。
資產負債表vs.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是代表在期末時點上的報表,現金流量表跟綜合損益表則是反映一段期間的狀態。將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的項目交叉比較,可以更客觀的評估企業償債能力與獲利能力。
一般常見的觀察項目有「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除以流動負債)、「現金流量允當比率」及「現金再投資比率」,這些在第6章會有詳細介紹。
當然,我們也可以設計出一些特殊的比率,例如把營業活動現金淨流量拿來與全部債務相比,算出來的比率,可以反映企業營業活動中所獲得現金,能夠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這個比率愈大,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愈強。
以台積電為例,2024年「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負債總計」所得出的比率是0.771(=1兆8,261億元÷2兆3,683億元),優於202年的0.606(=1兆2,419億元÷2兆491億元),顯示它的償債能力有轉強的趨勢。
當然,有很多分析師認為,單季的現金流量表也是頗具參考價值,因為可從各個會計項目現金流量的趨勢,了解公司資金運用的情況。可以比照年度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方式,進行更細密的分析。
上面是檢視台積電現金流量的大致流程。基本上,最好是挑營業活動現金流入佔現金總流入比重較大的公司,因為這種公司,光靠本業的經營就足以持續獲利、養活自己,不但經營狀況較好、財務風險較低,現金流入結構也較合理。
由於很多地雷股是利用轉投資方式挪出公司資產,或是提供關係企業借貸的方式掏空公司,因此投資人除了關注營業活動的現金流以外,還要特別留意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的重大交易事件,及其使用目的。
當發現公司本業表現不佳,必須依靠籌資活動或投資活動提供主要現金流時,投資人就要小心。儘管這類公司短期之內不會面臨資金緊俏的迫切危機,但財務指標已經弱化,投資風險意識也得拉高。
博客來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擁1億元資產vs.年領100萬元現金流收入,誰更有錢?理財規劃師分析:這樣選才不會淪為紙上富貴
資產、負債邏輯跟一般企業不同!財務長教你看懂3大金融股財報,挖掘績優標的
書籍簡介_會賺錢的人都這樣讀財報!財務長教你挑對績優股、避開地雷股

作者:劉心陽
出版社:Smart智富
出版日期:2025/04/16
作者簡介_劉心陽
投資策略專家|資本市場操盤手|企業經營顧問
台大會計系、台大新聞所、南開大學(中國天津)經濟學博士。曾任職鴻海集團富佳生技財務長,台灣東洋集團東生華製藥三屆董監事與副總經理、生寶瑞安集團財務長暨瑞安大藥廠副總經理、漢康-KY財務長、中華開發金控大華證券(研究、承銷、經紀、代操、自營等業務)、荷銀光華投信、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時報》財經記者。因歷練充沛,橫跨諸多領域,可從各種角度交互觀察企業經營與資本市場運行之道。
現為威旭數據科技財務長、富佳生技監察人、凌越生醫董事。仍持續協助企業進行IPO規劃、財務策略布局與資本市場整合。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讀財報,對產業趨勢有敏銳的觀察力。著有《網路駭客──電子商務安全實務》、《上海股票一點通》、《我的第一支股票會賺錢》、《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