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地變現到信託管理,從一個真實故事看:信託,為什麼這麼難?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摘要

1.多數台灣家庭對財富管理與傳承規畫認知不足,往往在資產變現後才發現稅務風險。

2.本文作者透過親身經歷,分享從土地出售、資產配置到信託安排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1.對遺產稅與贈與稅規畫不了解,往往錯失降低稅負的機會。
2.銀行、信託機構推動意願低,缺乏「一站式」財富管理服務,導致客戶在各機構間碰壁。
3.家庭內部對資產處理的觀念不同,常導致爭執甚至法律糾紛。

如果今天的案例能讓更多人意識到財富管理的重要性,並開始思考如何提早規畫,那麼這趟「被家人誤解」的過程也算值得了。

我們是否能透過專業協會或政府政策,推動更完善的信託與財富管理服務?

我們是否能促使金融機構提供更適合一般家庭的信託方案,而非只服務高淨值客戶?這些,都是值得所有家庭與金融業者思考的問題。希望台灣的財富管理環境,能夠逐步改善,讓每個家庭的財富傳承變得更加順利與有保障。

讓信託成為守護未來的關鍵工具

台灣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財富管理與資產安全已不再是少數人的課題,而是每個家庭都需要關心的重要議題。「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的成立,正是為了協助更多家庭認識信託的價值,避免因缺乏規畫而導致財務風險或家庭糾紛。我們相信,信託不只是財富管理的工具,更是守護高齡者晚年生活、確保資產安全與順利傳承的關鍵。

如果今天的案例能讓您對資產規畫與信託有更深入的認識,我們誠摯邀請您一同關注信託議題,為自己與家人提早做好準備。讓信託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未來保障。加入我們,為高齡者創造更安全、有尊嚴且可持續的財務環境!

本文作者Gary為資深銀行主管,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會員

本文獲「安可人生-信託透視鏡」、「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授權轉載,原文:從土地變現到信託管理:如何為家庭財富傳承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離婚父母,如何保障子女的監護權與遺產?信託3大好處一次看懂
遺產分配可以只留給一個子女嗎?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