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過去20年中國經濟強勁,但股市報酬卻非常低迷?背後5關鍵是主因

理財W實驗室/黃御維 Wilson

我是一名證券分析師,目前任職於證券業,個人投資經驗超過9年,接觸過各種金融商品與投資工具,也遇過市場的大小風浪,我創立「理財W實驗室」是希望傳達更多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想法給你,希望你能因為的文章或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減少許多在投資路程的冤枉路。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圖片放大
摘要

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的經濟表現可謂是世界的焦點。從2000年到2018年,經濟規模(扣除通膨後的真實GDP)增長了4.8倍,這讓全球都對中國的發展印象深刻。但令人費解的是,與此同時,中國的股市報酬卻相當低迷,原因何在?

股市長期走勢向上,因為股市背後反映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未來展望。而人類總是不甘於現狀,期望世界愈來愈好的意志力,則是驅使國家進步的原動力。

但凡事總有例外,通則不是鐵則。在股市中,中國股市的長期表現就與經濟發展有著明顯的「脫鉤現象」。

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的經濟表現可謂是世界的焦點。從2000年到2018年,經濟規模(扣除通膨後的真實GDP)增長了4.8倍,這讓全球都對中國的發展印象深刻。但令人費解的是,與此同時,中國的股市報酬卻相當低迷,甚至比不上許多定存的利率。

如果我們看一下這段時間的數據,中國A股(以上證指數為例)年報酬只有2.8%左右,這個報酬還低於同期5年期國債的殖利率。如果把通膨考慮進來,A股的真實報酬甚至「接近0」。

這個現象在國際間是比較少見的。

根據最新刊載在權威財經期刊的研究,全球大部分國家的股市報酬,不管是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和經濟增長之間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說,當經濟增長強勁時,股市的報酬通常也會跟著上漲。

然而,中國的A股卻是個例外,它的股市表現與經濟成長沒有明顯的關聯。

中國經濟表現強勁,為何股市低迷?

那麼,為什麼中國的經濟表現這麼強勁,卻未能在股市中反映出來?為此,此篇研究文獻中,學者做了一系列統計分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提出了幾個可能的原因。

原因1:大量優質公司選擇海外上市

首先,研究指出,中國有很多優質企業並沒有選擇在國內上市,而是去了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和香港)。這些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報酬遠高於A股。

截至2018年底,國內A股的公司大約有3,500家,而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有1,300多家,其中約85%的企業是在香港上市,還有一部分是在美國上市。這意味著大約有1/3的中國企業選擇在海外市場籌資。

這些企業當中,像阿里巴巴(後來回港股二次上市)、京東、百度等大公司都是只在海外上市的,並沒有在A股出現。而其他一些大公司則是兩地同時上市,例如工商銀行、中石油等。

原因2:A股報酬低於海外中概股

如果我們比較A股和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會發現A股的報酬差距很大。從2000年到2018年,A股的真實年化報酬接近0,甚至還不如銀行定期存款的報酬。而同期,海外中概股的報酬卻接近7%左右。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