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許多金融專家與投資朋友都認為,與其跟隨市場分散投資,不如靠集中持股的方式來獲得更好的報酬,難道,我們就應該放棄分散投資採用集中選股的方式嗎?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話,投資又該擁有幾檔股票比較恰當呢?
許多金融專家與投資朋友都認為,與其跟隨市場分散投資,不如靠集中持股的方式來獲得更好的報酬,畢竟只要持股中擁有未來的報酬極佳股票,集中選股的方法,將比分散投資帶來更巨大的回報,這是大眾普遍對於投資賺錢的想法。
難道,我們就應該放棄分散投資採用集中選股的方式嗎?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話,投資又該擁有幾檔股票比較恰當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從判斷「有沒有選股能力」。
從資產組合辨別選股的能力與策略不容易
要不要採用選股集中投資,取決於我們選股能力的優劣。一般來說,我們判別一位主動投資者的選股能力,通常會根據它的投資組合中部位最大的股票,視為他的投資主力。
可是這會帶來一個盲點。
比如經理人一開始就選定5檔股票,各自買入20%,結果1年過去,分別擁有各自的漲跌幅,歷經市場的推移後,導致原本平均投入的5檔股票,最終形成的比率完全不一樣,結果我們以為該經理人投資組合部位最大的股票,是因為他的眼光很好才投入最多資金。事實上,完全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單純是因為市場的漲跌起伏而造成的。
圖1:5檔股票隨著時間占比的變化
除此之外,經理人很可能隨著績效的變化,放大或縮小持股的比率。譬如上述的A股票由於上漲許多,進行加碼的動作,有的時候,也會因為停損/主觀判斷的關係,進而砍掉原本持有的股票。
一個資產組合的變化,過程存在多種可能的調整,導致我們要從持股的現狀推斷一位投資人是否擁有極佳的選股能力,非常困難。
集中投資帶來的風險以及報酬
如果單從投資組合的變化,無法看出選股的能力優劣,那就換個方向,改從投資組合的報酬與風險,和大盤指數的比較。
目前已有眾多的文獻研究表明,持有分散式的股票組合,將可以有效去除非系統性風險,降低投資所需要承受的風險。
那麼關於報酬呢?大部分人對於分散投資的第一印象是——「分散式投資會帶來比較低的報酬」。
你可能會這樣想,但事實並非如此。
透過觀察長期市場的報酬,僅由一小部分的股票就可以達到,對於眾多股票而言,相較於市場報酬,都是輸家,僅有少數的公司擁有非常優異的績效,正是所謂的「正偏差現象」。
當統計1987年~2017年這30年期間,Russell 3000指數的成分股累積報酬表現分布,可由下圖的「平均報酬 < 中位數報酬」,確認這件事。
圖2:選股集中投資報酬散布情況
1.約有47%的股票是賠錢的。
2.超過30%的股票,跌幅超過50%。
3.僅有7%的股票獲得極優異>1000%的表現。
此數據結果非常驚人。
因為投資美國市場的遊戲,就過去的歷史來看是個正期望的遊戲,玩愈久將賺得愈多,但是我們從表中的數據卻發現,採用投資個股的玩法,就是想要勝出市場報酬,可是結果令我們跌破眼鏡——有將近一半的股票,不但沒賺錢、還賠錢,當初投資這些公司的投資人,應該都沒有想到這樣的結果。
不只如此,從中位數報酬7%以及平均報酬387%這2個數字,我們還可以得到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訊息——選擇增加持股的數量而不是僅持有單一個股,將有更大的機會,將報酬從7%增加到387%。
7%是中位數的報酬,387%則是平均報酬,只是為何增加持股就能有機會提升報酬?
雖然隨機增加其他的股票,機率上很有可能是選到比較差報酬的股票,但是一旦我們能夠納入超級報酬的股票,由於其報酬過於影響巨大,整體計算之後(期望值),依然將帶往提升報酬的結果,這是正偏差的必然事實。
其背後代表的意義更是重要,資產組合能否包含超級績效的股票,將是關鍵。
說到底,能不能抓到未來的飆股,納入到資產組合,這就是選股(預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