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國對中國高額關稅將推升中國製造成本,加速品牌轉單至東南亞。沒有中國產線的台灣成衣與製鞋廠如儒鴻、志強-KY、來億-KY將受惠最深。3家公司皆擁有強勁訂單與成長動能,全年營運與獲利展望樂觀,預期訂單轉移將成中長期利多。
川普上任後為了減少長期以來不斷擴大的美國貿易逆差問題,遂向全球貿易夥伴挑起關稅大戰,身為全球出口第一大國的中國起身對抗,目前雙方已各自將對等關稅提升至125%,加計年初兩次芬太尼關稅各10%,今年美對中的新增關稅已來到145%。倘若再加上前任總統拜登針對各中國進口產品依不同類別加徵的關稅,那麼現在中國輸美產品,最高將面臨245%的高額關稅。
如此高的稅額將大幅提高中國製造成本,終將使得美系品牌採購加速離開中國,近年來已在東南亞大舉投資的台廠,預期可享有訂單移轉商機,以成衣和製鞋業者最為受惠,因中國占去年美國服飾和鞋類進口比重,分別高達21%和36%,但仍排在各來源地區之首。


川普在4月初已宣布中國以外地區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僅統一加收10%基礎關稅,且美方正與多國陸續進行貿易談判,若最終對等關稅稅額明顯調降,影響有限下將由品牌廠自行吸收並反映在終端售價,代工廠未必會被品牌客戶轉嫁成本,或僅需負擔一小部分而已。
台灣成衣製鞋業者當中,成衣廠儒鴻(1476)、製鞋廠志強-KY(6768)和來億-KY(6890)因目前均無中國產線,因此受惠程度可能最大。

成衣製鞋個股解析
1.儒鴻(1476)
亞洲最大機能布及彈性布料製造商、國內第2大成衣商(僅次於聚陽),成衣與針織布營收占比約2:1。主要客戶為Nike(約占15%)、lululemon(約占10%)、Under Armour(約占8%),另外有6家新加入、主打高單價的歐美新興品牌,目前合計占營收約13%,由於成長相當迅速,儒鴻稱他們為「6小巨人」。
儒鴻首季營收93億7,000萬元,年增22.8%創同期次高,Q2估優於Q1,訂單能見度已至8月,法人估全年營收可年增超過2成,EPS約在25元~27元。
2.志強-KY(6768)
全球足球鞋代工龍頭,市占約2成,主要客戶為Adidas(占比50%~50%)、Nike(占比30%~35%),另外2家客戶ASICS和Brooks占比都不到5%。受惠明年世足賽商機,預期從Q4開始拉貨動能將顯著提升,同時印尼新廠也會在下半年投產增添營運柴火。
法人預估今年Adidas訂單成長雙位數、Nike訂單小幅成長、ASICS和Brooks訂單高雙位數成長甚至有機會倍增。志強-KY首季營收60億1,000萬元,年增49.75%創下歷史新高,單季EPS 2.71元亦創新紀綠。法人估Q2營收逐月下滑,但整季出貨量約可與首季持平或略增,Q3進入傳統淡季,但Q4將重新轉強且有望一路旺到明年Q2,全年出貨量上看4,400萬雙,今年EPS約在11元~12元左右。
3.來億-KY(6890)
生產各休閒鞋、運動鞋、特殊功能鞋等鞋類產品,前三大客戶為Adidas(占比58.6%)、HOKA(占比22.5%)、Converse(占比17.9%),另外今年也新增New Balance訂單,至於ON、ASICS則有望在明年開始加入貢獻。
來億-KY去年總出貨量來到7550雙,今年整體產能規畫為9,000萬雙,明年總產能預估再向上成長至1億~1億2,000萬雙。來億-KY的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前兩大客戶,其中第二大客戶HOKA訂單成長迅速,今年營收占比有望突破3成。
來億-KY首季營收96億8,000萬元,年增24.6%,法人估Q2營收季增15%,Q3雖進入傳統淡季,但Q4將重新轉強且為全年最旺季,今年EPS約在20元~22元左右。
小檔案_劉彥良分析師
彥良 理財彥究院
劉彥良分析師擁有醫學大學學位與商學碩士背景,結合科學邏輯與金融專業,在投資市場以嚴謹分析著稱。擅長透過多元技術指標交叉驗證,精準捕捉趨勢轉折點,堅持「風險優先」原則,每筆交易必達風險報酬比1:3以上方執行,實現「大賺小賠」的穩健獲利模式。
獨創「三維趨勢分析法」,以產業前景與個股競爭優勢為基礎,再結合籌碼流向及技術面訊號判定,並輔以動態停利機制,短中長線操作皆能游刃有餘。其教學系統化且易於實戰,帶領投資人建構自主交易能力。
從理論到實戰,從選股到風控,讓您掌握台股波動節奏,成就屬於自己的財富方程式!
專業認證: CSIA證券分析師
影音教學:「理財彥究院」每日提供市場解盤、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