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借錢買股票,卻因承受不住心理壓力而離開股市...一個過來人的體悟:投資永遠要留有餘地,別在壓力下做決定

土生土長香港人,草根出身,普通打工仔,並非金融財經界人士,閒時在個人網誌分享有關價值投資及財務自由相關知識,不談投資貼士,不追逐市場,網誌瀏覽量數以百萬計。曾舉辦投資工作坊,接受多個媒體邀請作訪問、講座等,現為財經雜誌專欄作家,出版多本財經著作,包括《取之有道》、《積財有技》、《財商有價》、《財富未來》。

網誌:cpleung826.blogspot.com
fb page:facebook.com/cpleung826
雪球:https://xueqiu.com/cpleung826

曾借錢買股票,卻因承受不住心理壓力而離開股市...一個過來人的體悟:投資永遠要留有餘地,別在壓力下做決定

收到一位網友電郵,他所分享的體驗令我有很多想法:

網友電子郵件:「止凡你好,近來好嗎?我已2年未買股票,近期幾乎全心工作、進修,沒有理會股市投資。疫情爆發給我相當大的心理衝擊,好大程度改變我的投資方法。

當年我曾經借錢買股票,直至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未爆之前,我的股票投資依然有不少槓桿。當疫情爆發時,我第1次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壓力,有種危機感,槓桿操作將令我損失慘重。於是,在2020年新年假後首日,我不管賺賠把全部股票賣掉,計算過損失與借貸成本,輸掉金額相等於過去6年的股息收入。

努力6年,原來什麼都沒有賺過。人真的要經歷某些試驗才知自己承受壓力的能力。當時的不安感告訴我,其實高估了自己的抗壓力。投資前,我預計過最差情況下會損失多少,但原來心理上並未準備好去接受這結果。值得高興的是當年的巨大不安感令我離開股市,得以保全積蓄,亦避開了港股過去2年的動盪。

這經驗令我體會到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經常重複的股債資產配置比例,與巴菲特(Warren Buffett)經常提到的「不借錢投資」。永遠留有足夠餘地,減少自己要在巨大壓力下做決定。

直至今日,我沒有再碰股票,原因是美股、香港房市、陸資房地產的價格令我極度不安,若這3大泡沬還未爆破,我不會再投資。日後一定再有機會投資股市,但就算再入市,亦不會借貸。財務自由依然是我的目標,但不會急進。腳踏實地,不再冒進。」

這段說話令我思考幾個論點:

人人對金額感覺不同

很多時,多少金額會令自己有何感覺,真的要親身試過才知道。這網友輸掉6年股息,還算保本,只是輸掉一些先前得到的利潤。粗略計算,大概2、3成吧。這波幅於股市十分常見,但原來感覺如此強大,的確要下場自己感受過才知道。

要知道問題核心

輸錢也好,贏錢也好,最緊要是知道問題所在。有時候,問題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是大環境的問題。相反,有時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亦可能只是大環境助你一把而已。結果論英雄,這是最常出現的謬誤,不少人以為,贏錢就有料,輸錢就無料,但現實影響因素太多,作為投資者要先明白出事的原因。

投資初期輸錢是好事

近年見過太多年輕人一夜暴富的故事,買權證大賺,再用借貸投資,更玩期權。發展至如此進取,多是因為開始投資時就「手氣順」,贏錢令心雄,未有打好根基之下,之後往往輸得十分慘。所以這位網友投資初期遇挫折,其實是好事。

借貸投資就是壞事?

借貸其中一個重點是了解一下借貸的目的,若單單是為了賺得更多,這其實有點不智,亦未夠了解借貸的本質。


本文獲「取之有道」授權轉載,原文:兩年無買股票

延伸閱讀
當牛市股神進入熊市,還能賺到錢嗎?理財達人:若運氣多於實力,恐只能賺一時
借錢投資可以加速累積財富?小心空頭市場!用實際報酬率看:過去曾有20年報酬率只有4%多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