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買很多股票、基金
不等於做好資產配置
如果要提高整體年報酬率,勢必得增加股票資產的配置比重,相對的也會提高風險,該怎麼達到平衡呢?我們可以透過「資產配置」,設法讓報酬率最佳化,同時將風險控制在自己可接受的程度。
有些投資者認為,自己已經買了很多基金,像美國股票市場基金、歐洲股票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等,應該已經做好了資產配置吧?這種投資方法,雖然有分散投資不同的投資市場,但是它們全都屬於股票型基金,事實上並沒有做好資產的配置,也無法達到控制風險的效果。
風險指的是資產淨值的波動,當所有可投資部位都放在股票資產,需要有承受較大波動度的能耐。
多數投資人都會希望自己的投資部位,能夠長期扶搖直上,因此實際投資時,面對劇烈的波動,常常難以忍受,造成了很多人會在低檔認賠殺出,長期而言難以真正享受到股票資產成長的果實。真正的資產配置,理應是搭配不同性質的資產,適度降低整體年報酬率,以換取較低的波動度,在高低風險中取得平衡。
要如何挑選不同資產,讓波動度彼此抵銷呢?重點在於,資產之間的相關性愈低愈好,尤其是「負相關」最好。負相關就是當一個資產淨值上漲時,另一個資產淨值則有某種程度機率下跌;正相關則是一個資產上漲,另一個資產也有機會跟著上漲。